罕见冰雪若再来,怎么办
代表委员:细化应对方案、加强农业灾害保险立法
今年初,大半个中国笼罩在百年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中。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不仅压垮了电线电缆,大批菜棚、农舍也同时遭殃。
昨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这一提法,得到代表委员的呼应。“极端天气的预报能力如何加强?”、“能否考虑为农业灾害保险立法?”等成为热门话题。
回顾
气象灾害去年多点并发
2007年是我国气象灾害多点并发年,多个历史纪录被打破。
先来看一组数据:去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0.6℃,比常年偏高1.3℃,上海、山东、新疆等全国14个省市同时创下了1951年以来的最高气温;7月18日,山东济南遭遇罕见的超强度暴雨,降雨量达到每小时150毫米,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连续下8小时,相当于上海一年的降雨量。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全国因雷击死亡人数比前两年偏多。
“据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59厘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研究员徐一鸣表示,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气候发生还会更加频繁,灾害损失和影响将可能“加重”。
建议一
提高极端事件预报能力
要预报准确,就需要完善的科研体系。全国人大代表褚君浩建议,应特别加强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的基础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学体系。“除火灾、地震等基础领域的研究外,雪灾等罕见气候突发事件也应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全球气候变异对天气预报的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研究员徐一鸣表示,目前上海的天气预报短期基本准确,“但对极端事件,几乎没有能力。”这个问题目前在全球都是一项复杂的课题,需要政府部门的长期规划和不懈努力,他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明确的攻关目标,通过努力切实加强天气预报在“疑难杂症”面前的能力。
建议二
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法》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雪灾造成的损失是1111亿元,而保险赔付仅为10.4亿元,赔付率不足1%。这与发达国家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中大约30%至40%由保险赔偿形成鲜明对比。
全国政协委员项宗西建议: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在我国,由于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大灾过后,主要靠政府来承担灾后重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的压力很大,对受灾地区和受灾户的补贴和扶持有时是杯水车薪。”项宗西呼吁,尽快建立适应国情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应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且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因而,在农业巨灾保险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承保风险大、保险公司易消极对待、农业巨灾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农业保险法》的制定,加大农民的参与率而得到进一步的法律保障。”
建议三
商业保险自保与国家再保险结合
在国外,农业险被视为具有明显公益和准公共品性质的险种,其经营模式包括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支持下的互助模式、民办公助模式,以及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等。在美国,农作物保险的保费50%以上由政府承担;日本政府则依据不同的农作物设定保费补贴,最高甚至可达70%以上。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今冬以来,南方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均遭受巨大的冰雪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与巨灾相对应的是较低的投保率。从此次保监会公布的数据看,倒塌的35.4万间房屋中,仅有1.21万间报案理赔。而我国多数地区的投保率尚不及5%。
“我国在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方面已有长时期理论研究,政府在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方面已形成一些共识,多家保险公司积累了不少开拓巨灾保险业务的经验;国外比较成熟的巨灾保险制度已被介绍给中国的保险业。”全国政协委员刘京生表示,“目前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适逢其时。”
1956年开始实行的美国洪水保险计划,每年的洪水保险保费收入高达16亿美元,销售大约434万份保单,洪泛区社区投保率高达90%。“作为一项比较成功的巨灾保险制度,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借鉴模式。”项宗西还建议,可采取商业保险公司自保与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办法。各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之后,由国家以再保险人的身份对各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进行再分保,对于超出保险金额以外的损失,由国家或各级政府进行赔偿。另外,可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分摊巨灾赔款。基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作。
褚君浩建议,在农村保险问题上,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让农民能买得起保险。
建议四
预案指标不妨更细化
目前本市25个政府部门已制定31个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应急预案,线条粗、实用性差是“通病”。徐一鸣直言:“应急预案需细化再细化。”
“比如,预案中应明确冻雪量达多少厘米时,应组织人员去除冰,否则超过一定结冰量,就会对电线等裸露在户外的基础设备造成影响?遇到百年一遇的暴雨,申城的排水体系如何应对,有没有细化方案?”徐一鸣说。
他建议,加强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严格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根据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台风最新变化动向,可适当加强对东南沿海地区防汛抗台预案,研究防御强台风登陆的应急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物资准备、人员转移、农渔业抢收等措施。
建议五
灾后重建防局域污染
“为尽快让雪融化,上海在遭遇雪灾后使用了撒工业盐除冰的方法。”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熊思东指出:这个早已被环保界禁用的粗犷除冰法,除将加速道路的折旧率外,还会对环境造成局部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
熊思东介绍,工业盐的纯度偏低,其中含重金属、亚硝酸和氯化钠等物质。其中,亚硝酸容易致癌,而氯化钠则可能对土壤和路桥造成腐蚀,会大大缩短路桥寿命。此外,工业盐融化后产生的污染物流入雨水管道,未经处理也将造成严重污染。
同样的局域性污染还在虹桥机场发生过。除冰液主要成分为丙二醇,使用后排放的液体直接排入机场附近的河道,会对机场附近的水环境造成影响。为此,国家环保总局曾专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受灾地区环保部门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防止次生环境污染事故。
熊思东建议,将这些可能会造成局域性污染的制品,进行名单梳理和罗列,并寻找合适替代品,防止局域性环境污染情况的发生。
【相关链接】上世纪54个最重灾有8个发生在中国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上世纪全球54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8个发生在中国。
据民政部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因灾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基本维持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然而巨灾保险赔付却微乎其微。
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2042.1亿元,相应的保险赔款仅为100亿元左右,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5%,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特派记者 冯兰蔺北京报道)
|
最新消息 |
·[经济] 温家宝:今年恐是经济最困难一年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 ·[台海] “入联公投”得逞将改变台湾大陆同属一中现状 ·[西藏] 同达赖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 灭绝西藏文化是谎言 ·[副总理] 李克强:拥有博士学位的最年轻副总理(图) ·[副总理] 回良玉:“农”副总理促成一号惠农文件(图) ·[副总理] 张德江:大省执政经历丰富的副总理(图) ·[副总理] 王岐山:善解难题的“救火队长”(图) ·[新面孔] 国务院组成人员14张新面孔 于幼军未现表决名单 |
两会视频 |
|
两会热点 |
|
两会图片 |
|
媒体合作 |
|
新闻排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