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电 题:第二炮兵女工程师的导弹梦
作者 王永孝 周明 雁冰
女人、妻子、母亲、导弹工程师,把这些身份汇总在一个人身上,让人有些吃惊。在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高端技术领域,就有这样一批女性,以青春和智慧,追寻着她们的导弹梦。
作为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为数不多的女生, 张玉玲在毕业招聘会上竟然为导弹武器装备科研而心动。
来到研究所的第一天,她定下目标:用最短时间补上导弹专业课。超常规的时间安排,使她很快在导弹专业技术上取得异乎寻常的进步。第一年,参与完成某项研究课题,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年,她作为某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又喜获丰收;第三年作为课题负责人,组织完成了两项第二炮兵重点课题,并同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00二年初冬,张玉玲承担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负责某新型导弹关键技术预研综合演示,验证第二炮兵方面的技术抓总工作。这是一项大型综合性试验,包含六大部分内容。她从试验内容到试验大纲,从试验方案到操作细则都一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做出详细预案,而后进行全程跟踪。
姚娅媚文静、朴实、沉稳、内敛。很难想到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性,能独立带着清一色的男性闯进某新型武器的设计研制领域,承担起其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个课题,并取得多项突出成果。
几年前,姚娅媚所在的研究所受领了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所领导让她负责。面对这项直接影响到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课题,她没有丝毫犹豫,接过了这副重担。受领任务后,围绕这个项目,部队与地方设计研制部门联合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姚娅媚对这一问题涉入的深度与见解与研制方相比毫不逊色,对一些关键性难点问题的研究竟比对方更胜一筹。
在参与一家地方工业部门的武器研制过程中,她对每一个研究过程、试验细节都特别留心。在一项试验中,地方研制部门的几次试验结果都与理论推算的不一致。她分析后认为,应当引入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依照她提供的解决方案改进系统,问题迎刃而解,作战效能达到预定要求。
一九八七年,蒋红柳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军校当教员,后来又考上了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她选择了充满挑战的战略导弹部队的科研工作。
蒋红柳来到第二炮兵某研究所后,才发现实际困难要比自己想象的多得多。她读研究生时专攻的是凝聚态物理,而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包括导弹、自动化控制、雷达、电动力学、软件设计等三十多门应用学科知识。一切必须从头开始。
研制某型号导弹自毁方案时,地方科研单位提出了好几套设计方案,但效果均不理想。蒋红柳仔细研究了方案,发现问题的症结后,又经过长时间攻关,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地方设计人员刚开始还有点不服气,但她严密的论证终使对方折服。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