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江苏代表团分别举行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小组审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对2008年政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要认真贯彻落实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部署,努力做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
林祥国代表说,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这十分重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江苏发案率连续五年下降,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绩效和公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新一轮的平安建设一定要目标更高、措施更实、要求更严,积极构建大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大调解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李全林代表说,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江苏实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一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时应对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要高度重视生产要素的保供问题。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必须统筹协调,保障供应,以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三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多管齐下开展节能减排,同时要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和实施问责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柏苏宁代表说,今后在推进改善民生工作方面,一要形成目标责任机制,把它作为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追求目标;二要形成科学决策机制,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三要形成利益协调机制,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四要形成财政保障机制,使财政资源配置向民生倾斜;五要形成矛盾调处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六要形成政策和法律规范机制,把惠民的做法上升为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稳定长效的制度性安排;七要形成工作评价和监督考核机制,把民生指标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硬性指标。
潘永和代表说,报告提出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对促进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要着力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大部门体制,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统筹发展;着力加强科技创新,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种交通资源,提升交通现代化水平;着力加强政策引导,明确把交通列入宏观调控“有保有压”中“保”的范围,在土地、财政、金融政策、审批程序等方面予以支持。李强代表说,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当前宏观调控已经常态化,建议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的研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郭广银代表说,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人才是关键。要落实报告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必须加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研究制定国家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重要人才培养工程,改革创新人才使用体制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创优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缪昌文代表说,要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平台,要向大企业倾斜,并与学校、科研院所一视同仁;国家扶持自主创新企业时,对国有、民营、股份制企业要平等对待。易红代表说,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队伍还不够强大,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难以形成高校专注做原始创新和转化前端、企业专心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建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等平台,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徐明代表说,要实现两个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质量和效益优先,从追求“数量型”增长向追求“质量型”增长转变;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蔡昉代表说,报告提出合理安排财政超收收入,体现了集中财力办关系民生和制度性建设方面的事;防止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措施,更是处处落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提出适当提高扶贫标准,对巩固扶贫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扶助贫困人口有着重要意义。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对于整个经济工作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起点,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记者顾雷鸣王晓映)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