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梁晓声的书《政协委员》,读书的时候万没想到会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会采访到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对他的采访竟然是他在等我。
走进设在人民大会堂里的人民网“两会”直播室,梁晓声委员已经坐在那等我了,开始离的有点远,只感觉一位熟悉的长者坐在那,仿佛我的叔叔伯伯,那么平实素朴,一点、赫赫名家的傲气。
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他说的,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一会采访我的时候,大家千万都不要紧张,放松点。”大家都笑了,这是属于一个长者善意的幽默,他以这种委婉几乎不留痕迹的方式宽慰了我迟到的尴尬。
摄影师将镜头调好,我稍稍梳理了一下采访思路,“让我们从您的小说《政协委员》开始吧,有些问题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想问你了。”这句话是真诚的,但也带着我惯用的采访技巧在内——有着感情共鸣的话题往往是采访的突破口。“我很想知道您为什么将这本小说的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基层委员?在我们想象中,身居高位的委员应该更具有戏剧性和冲突感。”
梁晓声委员开始回答我的问题,讲述他创作《政协委员》的过程,声音清澈、情绪平和,没有客套更没有慷慨激昂,只是温温的道来,如水过竹林,意蕴悠远。他说,“我比较喜欢关注基层的委员,他们身边的故事,因为他们更加贴进老百姓,更贴进社会的神经末梢,比如《政协委员》里的主人公,他只是一个县级市文化馆的馆长,但作为政协委员,他需要面对很多冲突,尤其是内心的冲突,他关注教育,自己的女儿在市重点中学读书,却因为一封信去到了农村的一个学校,发现两者之间各方面条件的差异有如天壤之别……”在《政协委员》的封底有一段文字讲述他在创作这本书时曾几度落泪,他说自己之所以“眼眶湿润”的原因是因为关于一些当前教育现状的描述在现实中真的存在着,虚构体的小说与现实在某个纬度重叠在一起,那些他亲自走过的农村学校条件之简陋让他在创作小说时也无法释怀。
而教育,只是我们之间讨论的话题之一,坐在我对面的这位长者,还关注着医疗、农村经济建设、城市老年人群生活保障等各方面问题,他看待这些问题的视角充满作家独有的人文关怀和悲悯色彩,他告诉记者,“当政府说要拨款多少个亿给农民的时候,这多少个亿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有一次我去看望在农村认的干妈,她非常兴奋地告诉我她拿到了100块钱,从成百上千亿到100块钱,两者对比非常强烈——中国的农村人口实在太多了,所以这次政府又增加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一定要加强监督,让钱真正到农民手上,一定要避免中间环节的"截流"。”
对待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梁晓声委员一直保持着微观视角,往往通过对某个个体的剖析,来度量整个政策从制定到落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对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也是从一个个具体的生活截面开始的,或许,这是一个作家参政议政的方式;也或许,这只是梁晓声委员个人的思考方式,但不论如何,他的每句话都落在了我的心里,他对民生问题的所见所闻让我也感同身受。作为发问者,我必须保持清醒和克制;但作为倾听者,好几次我也眼眶湿润。
整个采访过程,因为要一直拿着话筒,我没有做笔记,也没有拿录音笔,但此刻写这篇记者手记时,整个采访过程依然历历在目。梁晓声委员给了我这样的印象,对待民生问题用情浓如茶,醇厚微苦;看待个人得失心态淡如水,清爽泰然。采访结束后,我们互留联系方式。我期待能够再去拜访他,纯粹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安静地为他煮茶,倾听他对生活、对人生的见解与体会,所谓人生逸事与幸事,我想也莫过于此吧。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