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同比增长32.4%;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安排的全国财政收入将近5.85万亿元,比去年执行数增长14%。日益殷实的“家底”,使公众更加关心政府如何花钱。
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应重点保障民生,使纳税人的钱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三农”、“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民生词汇。
应继续增加农业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认为,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势比较好,国家首先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补贴力度,这也是调控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的重要手段。他指出,由于农业生产存在周期长等特殊性,欧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相当高。
近年来,在免除农业税后,我国对农民种粮也进行了补贴,占传统农业“大头”的粮食种植业可以说已经从“无税时代”过渡到了“补贴时代”。不过,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弱势产业,农业仍需国家加大扶植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梁燕君指出,本轮CPI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补贴等方式,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稳定农产品这一社会消费基础物资的价格。
数据显示,2007年,中央财政大幅增加涉农补贴资金,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合计为4318亿元,增长23%。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合计5625亿元,占预算财政收入的近十分之一,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安排对农民补贴支出1335.9亿元,增长23.4%。
超收部分备受关注 2007年财政收入中,年末实际收入超过预算安排的超收部分达到7000亿元。由于超收部分以前在预算内没有明确安排,因此备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财政部和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等磋商后,已明确2007年的超出部分由当年分配改为结转到下一年,通过预算程序来安排。
贾康指出,这是一个有进步意义的分配框架,因为进入预算程序意味着透明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对于这部分超收收入该花到什么地方,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主要应该投向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解决民生问题。
厉以宁说,“这符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原则。如果在民生方面用好了,可以带动下一轮财政收入的增长,这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当期的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认为,用超收部分的财政收入增加民生方面的投入是很有必要的。他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救灾方面,今年的财政投入应当有较大的增加,包括支持通讯网络、交通网络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支出也应该加大。
加大廉租房建设投入 预算报告显示,今年中央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将达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对此,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这标志着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多城市低收入家庭有望通过廉租住房制度改善居住条件。但是,68亿元资金与全国绝大多数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相比,差距显然还很大。
全国人大代表宋丰年表示,发展廉租住房既要解决“房源”所需资金,又要长期不断地负担房屋维修和住房租金补贴,因而在各种住房社会保障中,廉租住房所需资金最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荣丰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王征说,“现在财政对廉租房的投入是不够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8亿元平均到每个省、市、自治区后,仅为2亿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每平方米2000元的住宅单位造价计算,当年形成的廉租房供应大约只有1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小型楼盘的供应量。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信资本首席执行官张懿宸也认为,廉租房应由政府财政拨款建设,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5.1万亿元,但对廉租房投入的比例还比较低,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廉租房建设的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2007年财政收入超出部分由当年分配改为结转到下一年,通过预算程序来安排,这是一个有进步意义的分配框架。(记者林喆)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