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许多地方领导以代表委员身份进京开“两会”之际,其辖地内曾发生过的负面新闻成为媒体追访官员的焦点。让民众欣慰的是,官员们大都对舆论监督摆出了欢迎和支持的姿态,表示会把监督当动力。
官员在参加“两会”接受采访时纷纷对舆论监督伸出橄榄枝,这种开放的姿态值得欢迎。
笔者期待,这种姿态不只是为了“做给两会看”,而是发自内心、源于制度层面对舆论监督的敬畏。
之所以提出这个期待,源于以往存在“做给两会看”的陋习。代表委员和全国媒体集结北京,每年“两会”是中国“监督能量”最集中的时候——代表的质询、委员的炮轰、媒体的聚焦、网友的关注、民间监督力量的凝聚使监督能量达到峰值。在这种压力下,不少平日问题多多、常遭舆论炮轰的部门,都会向代表委员“大献殷勤”,或作出许多诱人的承诺,或发布一些利好,或直言坦陈部门的不足等等。一些平日负面新闻成堆的部门,如交警乱罚款、高速公路乱收费、垄断乱涨价等等,“两会”期间也有所收敛,避免成为“审判”的焦点。典型如去年“两会”期间中石油在北京地区的降价促销,“两会”后价格立刻恢复了。
希望这么多地方和部委欢迎舆论监督,不是因为“两会”舆论强势时就“取悦”舆论,“两会”效应过了后就“变脸”。当然了,要避免那些姿态不是做给“两会”看,并非源于短时间的“两会”效应——依靠一两个领导的个人开明和善意是靠不住,舆论监督要获得法律明确的赋权才可以不必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另一方面,也需要代表委员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也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如此,“两会效应”就不会只在“两会”时才发生,而是形成常态的监督效应。那时候,“做给两会看”也会失去土壤,因为从监督能量上看——“天天是两会”。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