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8年全国两会报道 > CCTV新闻专题部两会专区 > 东方时空两会

居家养老如何养

  居家养老如何养

  张 羽:今天让我们要关注的两会话题是养老问题,这是老百姓咨询比较多,也是两会代表讨论得比较热的话题,那么首先让我们来连线前方记者李娟,看看她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消息,李娟,你好!

  李 娟:张羽你好。

  张 羽:今年在两会上,关于养老话题,代表委员们有什么比较集中的看法?

  李 娟:我们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当问到今后会选择什么养老方式时,很多人给出的回答都是“在家里养老”,这也是他们身边的人的看法,希望将来居家养老。一个山东农村的代表说,他们村子里很好的养老机构,老人们就是不愿意搬进去。这种情况在城市里也很多,老人愿意住进养老院的比例很少

  张 羽:那么,代表委员们对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否有调研分析?

  李 娟:其中有观念的因素,觉得没面子,好像被儿女遗弃,儿女也不答应。另外就是养老机构的费用很高,还有就是最重要的传统观念。

  张 羽:那么代表们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关键手段是什么呢?

  李 娟:代表委员提议,尽快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惠及更多的老人,为他们多做事情就是为我们的将来安享晚年做事情。

  张 羽:好,那么针对代表委员们所谈论的养老问题,我们再看一下记者在现场的详细报道:

  《东方时空 居家养老》记者观察

  代表委员对目前许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表示理解。

  全国人大代表 耿加怀(河北兖矿集团党委书记)

  耿加怀:家里就是个家,在家里他踏实他温馨

  记 者:您考虑没考虑过今后您的养老问题,您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耿加怀:我倾向还是在家里居家养老这种方式比较好。

  代表委员同时也表示,当老人力不从心,确实需要更多照顾的时候,仅仅依靠儿女是不够的。

  人大代表张国安(重庆开县福城村党总支书记)

  今后外出务工的人员还要增多,我们留下来的老人就更多了,像这种(情况)今后老人养老的问题(令人)非常堪忧。

  全国政协委员 伊丽苏娅(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办原副主任)

  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在一个人的时候突然发病,或者有什么情况没人知道。

  全国政协委员何悦(天津大学教授)

  很孤独,或者说很无助,但是他还是觉得家里是最亲的,但是他觉得万一出现事情,可能就会没人帮助,这个是他们最大的恐惧。

  伊丽苏娅与何悦委员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国内外“居家养老”模式的做法和经验,这次,何悦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加快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

  何悦:比如说我们社会上通过政府的组织,或者非政府组织,配备专业人士,那么还有提供专业的服务,可以为这些带家里养老的这些老人提供服务。比如说理发、洗澡。

  伊丽苏娅 :要在社区建立一个老人福利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应该是它有多种的功能。

  何悦:委托社会信誉比较好的,有一定资质的,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组织,政府花钱买服务,政府要掏钱买服务,然后让这些组织来为这些老人提供服务。

  张 羽:两会上的居家养老话题,让我们想到,恰恰在半个月前,也就是2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关于居家养老的新闻发布会。这个发布会,由全国老龄委,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等等十个部委联合推出了一项意见,名为《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其中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为了破解我国日趋严峻的养老服务难题,全国所有城市,必须马上把“居家养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意见的内容。

  2月21日,十部委推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城市,所有社区间,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而在农村,要使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综合性的老年服务中心。三分之一左右的村拥有一所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意见》称:这样的目标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了各地意见,也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这样的目标可以实现。

  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在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呢,有很少让我们国家形式那么严峻,解决起来那么困难的国家,

  那么,十部委为什么联合推出这样一个有关居家养老的意见呢?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字,截止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已经突破1.5亿,达到1.53亿,占总人口的11.6%。(图)

  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目前就是1亿5千300万,这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个亿的国家,我们现在老年人口是整个欧洲老年人口的综合,是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

  根据我国人口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总人口峰值将在2033年来到,届时,老年人口仍然快速发展,到本世纪中期,我国老年人口达到峰值,将超过4个亿,约有4.37亿老年人口,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31%。也就是说,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老龄化形势,我们目前还有多少有关养老的问题需要急待解决?

  一份调查报告《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了从2000年到2006年,六年期间,城乡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变化情况。得到的数据显示,目前老年人以中龄和低龄为主体,但高龄,也就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10.7%,六年间增加了55%。城市老年人中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据85.4%,部分自理的9.4%,完全不能自理的占5.0%。和2000年调查数据相比,城市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者部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绝对数增加明显,分别增加了40万,和110万,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非常之大。而我国普遍的一个形式是: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包括独居家庭,比例已经达到了49.7%,随着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期,我国老年人空巢比例将持续增加,不可逆转。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遭遇挑战。相对应的,机构养老也面对了极大的压力。虽然我国的养老机构近几年在大力发展,但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需求。西方发达国家每一百名老人中拥有养老床位量是5-7张,而我国目前平均下来,每百名老人只有养老床位1.1张。

  李本公:现在我们养老床位,不要说有这种愿望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就是连满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的需求都满足不了,所以我们必须走另一条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被提出并屡屡被强调,除了刚才提到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庞大,而我国机构养老的资源不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年人自己也更希望留在家中养老。据老龄办的统计显示,85%以上的老人都有选择居家养老的意愿,他们更希望在家里获得服务,拥有归属感。看来,无论是客观情况,还是主观要求,居家养老都时不我待。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如何开展居家养老呢?几天前,记者赶赴宁波,观察那里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因为这座城市早在4年前,就开始实施这项措施。我们来看看,居家养老服务在他们那里究竟开展得怎么样。

  宁波市海曙区的周莲舫老人今年91岁了,老人身体不好,有心脏病,常常需要吸氧气,去年开始腿脚也不灵便了。不过老人还是喜爱干净,希望身边窗明几近,被褥整洁。自己干不动了,就由身边的这位大姐全权代劳。

  周阿婆:拖地板、扫地,收拾屋子,除了内裤,我身上什么衣服都是她洗,这个人很规矩的,每天一个小时,有时候超过一个小时。

  这个为老人服务的人,名叫徐小妃。她和周阿婆非亲非故,也不是周阿婆出钱雇来的保姆,而是当地一个非营利组织派到周阿婆家里的居家养老服务员。虽然徐小妃每天为周阿婆服务只有一个小时左右,但是老人因此生活上舒服了很多,五年来,他们两个人每天一小时的碰头,聊天,让老人觉得生活里多了一份亲情。尽管徐小妃走了之后,她还是要自己做饭烧水。但是她还是觉得非常满足。

  记 者:还需要什么服务吗?

  周阿婆:老实说,现在政府对我们这么好,我就是想多做几年人,其他要求都不好再提的。

  周阿婆33岁就守寡了,三个子女都在外地,难得有机会来探望老人。周阿婆经济拮据,目前的固定收入是每月550元的劳保。民政部门每年补贴八百元,还有善心人士和她进行结对认养,每年也有三百元,但这些收入,和子女孝顺的钱也还常常不能负担她越来越多的医疗费用。这样的生活条件,使周阿婆在2004年,被宁波海曙区政府纳入了首批“居家养老试点”的服务对象当中,得到每天一个小时免费的家政服务。

  小妃:老太太都挺好的,给我压岁钱,我不要。还有一个九十岁的老太太,给我两百块钱,都是十块的,给我钱,我不要,我不要。政府给我钱了的。

  海曙区这样一种居家养老服务,被称为“走进去”,也就是服务上门!这是不是海曙区居家养老的全部涵义呢?不是。能享受这个“走进去”服务的老人,是有条件的。这张表,叫做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增补表,是老人在享受“走进去”服务之前必须要填写的,填写人,是居委会工作人员,老人如果希望得到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服务,这张表上的内容就得被审核过关。表上的内容有,出生年月,住址,经济来源,户口所在地,个人基本况,还有子女的经济收入状况,需求服务等等。宁波市海曙区要从这张表格上来看,老人是否满足三个条件:一、80岁以上高龄老人,二,经济困难,是低保户或者低收入者, 三、无子女,或者子女不能实施有效照顾的。在满足了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政府才出资去为老人购买服务。当地政府形象地称,这种服务是“托底”或“兜底”服务。这样的服务不是为所有老年人准备的。那么,其他老年人,他们也需要居家养老的服务,他们又如何被服务呢?

  宁波市海曙区的尹江岸社区,是当地典型的一个老小区,老年人比例很高,占居民总人数的18.6%,其中特困老人有364人,但是满足海曙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只有31人,剩下的老人由于没有完全满足政府“托底”的三个指标,就集中在这个归属社区的居家养老日托所。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一起聊天解闷,享受社区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不过,在这里接受服务的老人不像“托底”的老人一样完全免费。如果要在这里就餐,需要老人自己负担一部分费用。

  老人:我们就居家养老,这里吃,中午可以休息,吃饭很好的,一餐饭一个月只有一百块钱。

  记者:每个月100块钱。

  老人:一百块钱,吃两餐两百块钱,菜也很好,你中午看一下我们黄鱼,肉,菜很好的,吃的胖胖的,很开心的。

  这位77岁的应华庭老人说,来这儿的大部分老人都是空巢或者独居老人,即使自己生活能自理,也都愿意选择在这里和老邻居一起吃饭休息。

  民政局许局长:我们在跟老年人做一些项目的时候发觉,他就是一种孤独,这种感觉非常强烈的。他没人交流,子女又不在身边,那么像这种情况下,怎么样让老年人走出来,在社区进了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年最早策划居家养老模式的民政局许局长说,这种政府和老年人共同购买的服务叫作“走出来”。 “走出来”的模式其实比政府购买服务“走进去”的模式更普遍适用于老人。

  “走进去”,“走出来”,这两种形式构成了宁波市海曙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全局。从这项服务当中,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角色:有作为服务对象的老人,有出劳务的服务员,有出资金的政府等等等等。那么如果按照这个服务链条的话,服务员是不是就成为归属政府的吃公粮的公务员呢?这项服务的直接管理者是不是就是政府呢?其实还不是。这里头还有一个我们未提及的机构,一个很重要的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在海曙区,它的名字叫作:居家养老服务社。它才是真正连接这项服务三端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出现,才使这项服务模式真正形成。那么,这个名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社的非营利组织,究竟在这项服务模式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居家养老服务员徐小妃说,四年前她在社区里看到了为高龄独居老人服务的招募通告。最初她觉得这个工作容易让人看低,并不想去。但是有人告诉她,这份“非正式工作”是政府主导的,工钱虽然不多,但是一直会有活,而且就在本社区,既不需要劳累奔波,也可以自由选择服务时间,能顾得上家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份爱心服务事业,社会会尊重这样的服务人员的。

  徐小妃之所以被选为服务员,是因为她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一方面她是本地人,懂得方言,能够与宁波老人顺利沟通。另一方面,擅长家政服务,有爱心。

  崔会长:我们服务员就都双重性,第一要按照马克思讲的,他说首先要养家糊口赚钞票。第二要有奉献精神。

  崔德海,就是招募居家养老服务的人。他建立的机构叫作:居家养老服务社。他招募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已经有300个。

  崔会长:首先第一步社区要推荐,第二要经过我培训,地三来讲呢,你服务不到位一个是给你处理掉,一个是淘汰掉,一个是你自动走吧。我们有一套内部管理机制.

  崔德海原来是宁波市海曙区区人大副主任,在退休前也是海曙区星光敬老协会会长,很早就做老年人方面的工作。2004年,崔会长已经退休了,海曙区开始尝试要做居家养老服务,他就从政府手里申请了这个项目,让政府出资给他,办居家养老服务。由于当时他所在的“敬老协会”并不是一个服务实体,他就在自己的“敬老协会”名下,成立了一个分支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社。崔会长说,他能把准政府的脉搏,深知当时的政府在养老事业方面迫切要做的事情。

  崔会长:因为海曙区老龄化发展的比较快。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宁波市人口结构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现老龄化趋势,1987年,宁波市60岁以上人口就已经突破总人口10%,,截止到2007年底,老龄人口更是增加到了15.44%,高龄老人增长速度更为迅速。而在老年人中,67.79%是空巢老人家庭。在宁波市,海曙区是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崔会长:按照过去传统方式办养老机构,这个肯定是不现实的。经济情况也不现实,还有来讲,我们海曙区寸土寸金的地方,你拿出这种地方来也不现实,所以是,无论从经济条件,从还有一个问题,老年也并不是都想到养老机构来。

  经过摸底调查,海曙区高龄独居困难老人有600位,这一部分被政府认为是责无旁贷,必须首先去帮扶的老人。2004年开始,崔会长的居家养老服务社为每个老人支付给服务员每年大约2000元的薪水,这笔钱主要是从政府那里要来的。

  崔会长:这是政府理所当然拿出来,我因为不是做慈善也不是做什么,本来那个钞票就是老百姓的,你政府拿这个钞票,你说当然,你不拿对不对,不拿是不对的。

  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政府出资购买。政府出的这笔钱包括支付服务员的工资,还包括他们的培训经费,组织的运作经费等等。崔会长说,他所在的非营利组织虽然属于民间性质的机构,但要想把居家养老服务做好,必然需要政府的扶持。

  区长:实际上,我们政府所花的只是很小的一笔钱。

  宁波海曙区区长透露,他们一年财政里面安排居家养老的经费大概在200万以内。实际上是一本万利的做法。因为在海曙区享受“走进去”的服务老人只有六百位,有三万老人享受的是“走出来”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些人如果不在家养老,而去养老机构的话,政府的投入将是巨大的。

  区长:机构养老每一张床位他的前期的投入,大概需要五万人民币左右,那么这个成本的话呢,应该讲是比较偏高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海曙区里面机构养老能够提供的床位大概只有一千张左右

  张 羽:那我们看到的是宁波海曙区在养老模式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是不是意味着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在其他的地区推广呢,那么下面我们来连线两位嘉宾,一位是我们在刚才在节目当中所看到的,宁波市海曙区,敬老协会的会长,崔德海,他是宁波市海曙区执行居家养老试点服务的牵头人,欢迎您崔会长。

  崔会长:谢谢!

  张 羽:还有一位呢,是中国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的副院长教授,陈树强。欢迎您,陈教授。

  陈教授:谢谢。主持人

  张 羽:陈教授是专门研究社会工作和老人照顾方面的问题的,那么我首先想请教一下陈教授。对于宁波海曙区这样一个试点,居家养老模式,您怎么评价它,觉得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吗?

  陈教授: 以往面对那样的一些老人呢,通常我们会把他送到养老机构,或者说福利院里面去。但是我们现在呢,等于是把他留在社区,留在自己的家里面,那么以往呢,针对这样的一些老人,我们提的是社区服务,或者说叫做社区养老,但是以往有关没有更多的政府的财力的支持呢,社区服务呢,有时候得不到落实,但是我们现在通过居家养老这样的一种方式,由政府在财政上拿出一些钱来,然后再通过,例如像非政府组织,甚至有的地方呢,是早一些个企业性的,公司性的,例如像家政服务公司,来具体的去提供这样的一个服务,因而呢,我觉得,跟以前有一个不同呢,就在于,以前是政府既出钱,又直接提供服务,那么现在呢,等于是政府出钱,但是他可以不直接提供服务,而且通过其他的一些个机构,来去提供。

  张 羽:那崔会长,您是直接参与这种居家养老模式试点的,也是最直接的实践者,根据您的经验,在启动这种模式试点的过程当中,那么最开始要启动的事情是什么,需要牵头的事情是什么?

  崔会长:最开始启动的时候呢,最主要的是要非常明确,那么这个工作究竟由谁来做,这开始。

  张 羽:那您认为是谁来做,是由政府来做吗?

  崔会长:我应该来讲,这个事不应该是政府做的,应该是由社会来做的。因为牵扯到一些具体的事情,政府他主要的职能,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但现在讲,他不是直接操作的,应该是由这个社会组织来做的。

  张 羽:您觉得最重要的一开始,首先要明确思路,然后明确一个承担这个责任的中介组织,他也可能是非盈利机构,也可能是社会民间组织,也可能是企业,是这样吗?

  崔会长:对,首先要明确究竟由谁来做。

  张 羽:但是我觉得,好像最开始要启动的,还是政府要掏钱啊,刚才陈会长,陈教授也讲到的这个政府的,财政的投入的问题。

  崔会长:那这个事情,本身来讲,作为政府来讲,当然是,他有职责的,他有责任拿出钞票的。政府当然是责无旁贷的,具体操作呢,因为社会事务社会办,不要政府来代替社会来办,政府代替社会办,恐怕是,很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大落实。

  张 羽:陈教授,我想问一下您,就是我们刚才看到,宁波市海曙区,它这种方式,实际它是门槛非常严格的,它主要针对的是兜底对象政府的,比如说像高龄、困难、独居的老人,那么这个是采取政府兜底的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那么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帮扶对象进一步扩大,比如说城市的老人,或者说中下层老人,或者说中等老人,他们涉及到这种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问题,这种模式有没有进一步推广和借鉴的意义?

  陈教授:同样也是有,但是相应的呢,就会要求政府再进一步增加投入、支出。这里面呢,肯定是根据你经济发展的状况,然后政府的财力,政府财力如果比较强的话,可以做的多一点,如果财力不是说这么强的话呢,你的那个托底要求分界线呢,可以收的紧一点。

  张 羽:那崔会长,你们在实际的运作过程当中,有没有感受到这样的一个遗憾,说我们,或者说设定了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将来我们进一步扩大这种居家养老,帮扶对象老人的范围,而不是只是现在80以上,独居啊,困难的家庭?

  崔会长:那么对于很多有钱的老人,我感到是政府来讲呢,真的是整个从公益,公益事业化来加大一些投入就可以了。那么这个是应该,社会化、市场化是方向的。

  张 羽:那么,好,感谢二位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现在,让我们先结束连线的采访,把目光放回到宁波海曙区当地。经过讨论,眼下我们留下的一个问题是:宁波海曙区“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居家养老模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养老问呢?仅仅依赖这个模式究竟够不够?另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使老年人得到充分服务,是否可以拓宽资源,让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让企业进入这个领域,而不仅仅依赖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和政府的资金呢? 我们来看看,宁波海曙区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民政局许局长:供应一方,现在政府已经在行动了,市场他本身目前会瞄准你盈利的空间,他也会去做一些他所能做的一些事情。

  宁波市给老人家里配备的一个“一键通”电话机是当地尝试部分养老服务市场化的一个典型事例。在紧急状态下摁住一个键8秒以上,或者碰掉话机听筒,老人的信息就会马上汇总到一个“81890”电话服务平台。

  81890:紧急施救已经有3万多次。

  老人们所有的需要可以通过这个电话,向服务平台要服务,而电话平台已经和当地有信誉的企业联盟,一部分企业有义工可以为老人上门服务,有的则收取低廉的费用,以此来培植自己的社会信誉度。当地政府认为,这样的一种探索,是市场化的先机。

  在宁波市海曙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一些企业纷纷表示愿意捐助这个事业,为政府,为社会分忧解难。那么,这样的状况,是否意味着海曙区的养老服务足以皆大欢喜,没有后顾之忧了呢?

  宁波市老龄办左主任:方向是对的,但是这里面就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也怕各地政府,该投入的,该在机构方面应该投入的,结果他全部转移到这里来了,这个实际上也会成为一个误区。

  宁波市老龄办的左主任说,在居家养老方面的鼓励,无法解决那些彻底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的困难,不能因为居家养老的发展而停滞机构养老的建设。

  左主任:所以说这个里面它有一个社会分工问题。因为居家养老你再搞,绝对达不到我24个小时,我在那里看护、守护他,这做不到。所以说这里面,是一定两条腿同时走。

  宁波市海曙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摆在我们眼前,无论这个经验是否能在各地推广,能普惠到老年大众,我想,有一点确凿无疑的启发是,养老事业需要政府的扶持主导,也需要社会的大力参与。另一方面,海曙区也仍然有机构养老发展方面的困难,也仍然存在需要努力的地方。如果我们都能看清楚这成功经验,能够把握好需要努力的方向,我想,我们可以达成国家所倡导的,把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结合在一起的,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王玲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最新消息  

胡锦涛对新政府提出要求:干干净净为人民工作

  ·[经济] 温家宝:今年恐是经济最困难一年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
·[台海] “入联公投”得逞将改变台湾大陆同属一中现状
·[西藏] 同达赖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 灭绝西藏文化是谎言
·[副总理] 李克强:拥有博士学位的最年轻副总理(图)
·[副总理] 回良玉:“农”副总理促成一号惠农文件(图)
·[副总理] 张德江:大省执政经历丰富的副总理(图)
·[副总理] 王岐山:善解难题的“救火队长”(图)
·[新面孔] 国务院组成人员14张新面孔 于幼军未现表决名单
 

两会视频

 
温家宝接受记者采访
·温家宝:为民族我愿献出全部心血精力
·温家宝:抵御通货膨胀是政府重要任务
·依法维护西藏稳定 达赖集团分裂之心昭然
·温家宝:任何分裂台湾的行动注定失败
·温家宝谈当前困难 物价过快上涨通胀压力
·温家宝:对话大门始终敞开望达赖回头
·温家宝谈今后5年 要解决5000万人就业
·事不避难勇担当 抑制通胀3月份见分晓
·温家宝谈台湾 引诗“相逢一笑泯恩仇”
胡锦涛主席讲话
 

两会热点

 

 

两会图片

 
温总理表情
温总理表情
温总理表情
温总理表情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
温总理记者会现场
温总理记者会现场
记者争相举手提问
记者争相举手提问
吴小莉提问
吴小莉提问
 

媒体合作

 
两会你最关心什么
两会你关心什么
提案议案排行榜
提案排行榜
两会科举
两会科举
寄语省市领导
寄语省级领导
网友建议上两会
网友建议上两会
春风三月起
音频:春风三月起
“网民办报”
网民办报
部长脸谱
部长脸谱
总理今年记者会引用什么诗歌
向总理献诗
央视新闻专题部专区
央视新闻专题部
《柴静两会观察》征集
柴静两会观察
我有问题问总理
我有问题问总理
“我建议”征集
《大家看法》征集
泉灵看两会
泉灵看两会
cctv2
cctv2专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