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合作:“两制双城”上升为国家战略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主席李德成
本报记者 蒋家华
“以目前深港购买力计算的GDP水平,经过10到15年的时间,到2020年"深港都会"经济总量将达到1.11万亿美元,超过伦敦、巴黎等城市,排名世界第3位,那时深港都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都会。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主席李德成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在李德成委员的《关于全方位推进深港合作,共建“两制双城”世界级大都会》提案上,来自内地13名、香港26名委员在其上面签了名字,正是这份联名39位委员的提案向我们详尽地描绘了深港合作的蓝图。
要素流动是深港合作的关键 记者:事实上,深圳在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关于深港合作的话题,而且名称也多有变化,从当初的深港经济圈、经济共同体到深港姐妹城、深港一体化,再到目前所倡导的深港创新圈、深港大都会,这些称谓的变革是不是折射了推进的艰难?
李德成:的确,谈深港合作的问题已经由来已久,至于名字的称谓倒并不是刻意为之。此次再次提出一是贯彻特区发展精神,二是落实汪洋书记关于要在新一轮解放思想中起到排头兵作用,向世界一流城市叫板的要求,三是深港各界对促成两地深度合作的共识。
深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束缚了其叫板一流城市,这些因素包括经济总量有一定的差距、产业构成相对落后、国际化程度不高、有影响力的国际经济活动欠缺。在具体的合作上,促进两地人员、资本、商品和服务的自由往来是关键。
期待金融合作破冰开闸 记者:设立“资金自由行”等试点,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遏止猖獗的“地下钱庄”?
李德成:是的,大家都知道,目前深圳地下钱庄非常猖獗,前不久也已经打击过,堵不是最好的方式,疏导才能有效地利用。
我建议,应该在深圳或者香港选择一个区域作为试点,让深港金融合作破冰开闸,在两地商业银行合作与渗透方面,通过股权、业务产品和推行QDII等方面合作,允许内地企业收购和参股香港中小银行,中资银行和香港银行合资组建新机构等,鼓励和支持深圳的商业银行开展港币票据承兑、贴现业务。
此外,要加强两地证券、期货、黄金、外汇市场、创业板等IPO专业服务的合作,扩大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范围,完善现钞流入香港及回流深圳的渠道,时机成熟时开办深港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业务。
深圳有决心解决高房价问题 记者:深圳的高房价似乎成为吸引人才的“不可承受之重”,深港一体化后不更抬高了房价,阻拦了人才吗?
李德成:不会的,原来深圳房价高关键是房改的思路有问题,现在对了。这里我可以透露,深圳今年将推出200万平方米的土地,全部用于修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而且这些房子将全部建在地铁沿线,方便这些中层市民上班出行。
“腾笼换鸟”的企业外迁之举 记者:大批企业的外迁引来外界的猜疑?深圳是不是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了?
李德成:企业外迁事实上我们鼓励的,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之举。最近两年,我们已经按照“有情、有序、有利”的原则迁出了500多家企业,60%的工人也走了。
我们已经在广东一些偏远的地方设立18个产业园,将这些外迁的企业整体搬过去,我们称为“飞地经济”,深圳寸土寸金,我们不得不“腾笼换鸟”,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业、金融机构进驻。我们把外迁的工厂土地重新规划,将其建设成软件创业园区、高科技创业基地等,我们把这些重新修建好的园区租金和股份跟搬迁的企业分享,他们另外开辟新的更低成本区域发展,这是双赢的举措。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