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在小组发言时指出,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不足,应创造具有当代特色的文化产业,尤其要让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开拓、扩展中外市场。(《长江日报》3月9日)
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支柱型文化产业,具有相应文化生产能力和较强市场扩展能力,文化博览、文艺创作、电子出版、数字影视、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增长点。
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产业相比,我国在新兴文化产业的研发和拓展上相对滞后,“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真正走向世界的还不多。
有资料显示,我国现在与外界的经贸往来是“顺差”,而文化产业与外界的交流则是“逆差”。笔者认为,这虽是不足,但也是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这种广阔的市场空间,挖掘开发潜力。从世界文化市场看,现代文化产业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那就是把科学技术、文化产品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使科技推动力、文化创造力和商业运作力成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三驾马车”。
我国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当务之急是,要让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这对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譬如,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鼓励文化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神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文化品牌,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赖栋才(湖北读者)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