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台湾团代表陈军(右)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现场(摄/徐波全国台联)
中国台湾网3月12日北京消息 在本届人大台湾代表团中,陈军是很特殊的一位。高山族、新代表的身份让她在两会开幕前,就成为众多媒体点名预定的采访对象。
3月5日,十一届人大开幕当天,台湾代表从轿车上鱼贯而下,陈军一身套装,并不见预想中的高山族服饰。直到进入人民大会堂,她才换上民族装。低调,是这位新代表留给媒体的普遍印象。
“第一次当代表,不太习惯面对媒体,我还是要尽所能把职责履行好,不辜负台湾乡亲的期望。
”陈军这样表态。
阿美人的女儿 虽然是出生在大陆的第二代台胞,但陈军和岛内亲人的联系并未间断、情谊从未消减。“记得第一次回台湾,我的姑姑只凭着一张照片,就从人群里认出了我。”如今每次去台湾团聚,陈军的姑姑都会坚持接机、送机,痛哭不舍。
2007年春节前夕,陈军和一些在京二代高山族同胞组团赴台交流。此行不仅圆了高山族台胞的回乡之梦,更是在岛内引起很大的轰动和影响。岛内媒体多以“大陆高山族二代访问团应邀来台”、“台湾原住民的后代回家了”、“大陆的二代原住民在台湾”等为标题进行跟踪报道。团员各自回到家乡拜见了长辈族长,代父祭祖。每到一地,亲人们早早在等在路边,族人盛装列队,鞭炮夹道欢迎,团员们被长辈们抱在怀中,放声痛苦,呼唤着逝去亲人的名字,场面感人至深,观者无不潸然泪下。
除了与亲人间的骨肉情,陈军作为阿美人的后代,在与岛内的少数民族交流时,特别能体会到手足意。
2003年,陈军随北京市妇女访问团一行15人去台湾就女性议题进行交流,她的家乡台湾台东县县政府和众多乡亲举行欢迎晚宴迎接同胞。“县长第一句话说:"热烈欢迎来自大陆的14位优秀的女性嘉宾。"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奇怪,明明是15位嘉宾,为何只欢迎14位呢?县长解释道;"因为陈军团长是我们台东阿美人的女儿,她是我们自己人,她只能算回家,不能算是大陆的嘉宾。"”在场的乡亲们都热烈鼓掌表示赞同,那个场景至今让陈军难忘。
两岸少数民族交流有优势 由于陈军的职业就是做对台工作,有比其他代表更多接触台胞的机会。身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她深刻理解着两岸少数民族间渴求交流的迫切愿望。她认为:两岸少数民族的交流有天然优势。“每次接待岛内原住民朋友,只要有大陆少数民族参与,他们就觉得贴心,愿意敞开心扉。”
在一次率台湾原住民参访团赴云南纳西村寨交流中,陈军发现虽然大家初次见面有点拘禁,“但当篝火点燃,纳西族鼓乐响起时,这些阿美朋友们开始跟着鼓点跳了起来,学得非常快。而当阿美朋友们唱起山地歌时,纳西族的男男女女也马上跟着哼唱。”大家迅速融洽,交流欢畅。
陈军告诉记者,当台湾原住民朋友了解了当地少数民族所受到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以及一些扶助政策后,非常惊讶和感动。“就有阿美的朋友告诉我,在北京听国家民委的领导讲大陆少数民族受到的尊重和优待时,都不相信,觉得是在骗人。但来到这里,看着他们的生活,听他们亲口告诉我们,就觉得可信、假不了。”
履职——为台湾少数民族积极建言 正是鉴于这些工作经验和体会,陈军第一次参加人代会,就把涉及高山族同胞和台湾少数民族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建议主题,她的建议,堪称一份名副其实的“少数派报告”。
陈军经过认真的调研发现: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大陆高山族台胞在工作、生活和受教育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部分高山族同胞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具有相应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适应新时期对台工作的高山族干部更是缺乏。因此,她认为:应高度重视台湾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将相关惠台政策向台湾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决好这部分高山族同胞的学习生活问题,让他们享受大陆少数民族地区同等的政策优惠及照顾,并加强对台籍干部特别是高山族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使他们在与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的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对于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也是陈军关注的问题。她建议在北京设立“台湾少数民族文物馆”,收藏展出关于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的实物与资料,增强大陆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了解和理解。
目前,陈军比较迫切的愿望是: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邀请台湾少数民族艺术团体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相关文艺表演。
“台湾广大的原住民是宝岛最早的主人,是我们应该努力团结的同胞,更是我们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朋友。”陈军说。(李徽)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