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分流或成大部制一大难题
前天揭晓的大部制改革方案被视为“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逻辑起点,通过实行大部门体制,全面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引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关注。昨天,改革的相关话题、改革中涉及到的人和事成为政协委员们会上会下热议的焦点,不少委员清晰地提出:机构改革了,关键在于人;有一个好的方案,更需要好的执行。
期盼:
公务员素质需随之加强
全国政协委员蒋以任说,大部制改革,关键在于人。“现在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去考公务员,这个值得考虑。”他说,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建议放到企业先锻炼两至三年,“要保证国家机关运行的质量和素质”。
仲兆隆委员说,在北京办事,自己急得要命,某些部委的工作人员却不当回事。一位委员插嘴道:“有一次我有一件关于香港的事在北京找某部委,他们不见我,我说我不找领导,找一个明白人就行了!还是不见。”王巨禄委员则认为,某些国家机关存在的表面文章甚至腐败,就与机构改革不到位有关,“希望在总体设计上能一步到位。”
张连珍委员说,大部制改革突出了政府职能的转移,有利于整合资源,解决民生问题。职能的划分和配置要清楚,要进一步提高机关公务员的素质——“不管部门怎么并,关键是人。要让人了解基层,了解群众。”
王全书委员说,这个方案在重大领域有所突破,既要管住又要服务。王全书建议,一定要尽快拿出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地方和中央可能有差异,但不能相距太远。
忧虑:
改革动真格困难不少
全国政协委员、江门市副市长李崴说,推行大部委制最大的困难,恐怕是官员的分流。组建一个大部,可能会多出10个副部级官员,那么局、处以下的官员呢?怕是数以千计了。李崴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甚至从延安时期,我们就一直在推动“精兵简政”。但政府机构是越改越多,人员是越精简越臃肿。主要原因是政府本身是当事人,对此既无动力,又无压力。
他说,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要动真格,一是要先做好全国调研,从绩效管理目标出发,制定裁减方案;二是可采取“砍事去权”的方式,如改革行政审批,将绝大多数审批事项和权力撤销,机关养人自然会减少,机构撤并也就水到渠成了;三是大部委制改革的重点不应该在“大”,而应在功能的整合。机构设置的大小,必须充分考虑交易成本,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即便是功能相近的机构,合并也可分步到位;四是完善制衡机制。大部委一旦组建,毫无疑问,它所掌握的资源会更多,权力会更大,权力失去制衡会滋生腐败,因此,如何对大部委施以制衡是个大问题。较积极的制衡最好是行政权分立,即决策、执行、监督分开。
欣喜:
“人才真正成了资源”
根据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将被整合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政协委员们认为是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人才真正成了资源。”
李崴说,政府也可以讲成本、讲效率、讲服务,可以强化绩效管理。“我们推行政府行政功能的企业化改造。”李崴说,包括引进ISO质量管理体系,“区别就是企业讲效益最大化,政府讲公共利益最大化”。
前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吴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提出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是要整合全国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从而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吴江说,从人事管理的角度看,我们的人力资源是分开管理的,因此在出台政策的时候就存在统筹协调的问题。事业单位的管理权力属于人事部,事业单位的人员容易进来,但是不容易出去,因为首先面临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统一的问题。因此,在这一方面,最突出的矛盾存在于事业单位。就公务员来说,必须根据《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但是它也面临着流动问题。如果辞职、辞退,以及最终的退休养老,都需要与社会化机制进行统筹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劳动收入的分配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性质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之间都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推行大部制,必然伴随着设置一批执行机构,从而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相对分离。这一点我们必须完整地理解它。”他说。
本版文字/记者陈翔、舒涓、赵琳琳、刘旦、任珊珊、方利平、刘彦广、柳建云、谢绮珊、李婧
代表建言
钟南山:大卫生部还不够“大”
他和林曙光建议 药品定价等职能也应划入卫生部
本报讯 在前天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林曙光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药监划归卫生部管理,迈出了“大卫生部”改革的第一步,但离真正的“大卫生部”概念还有一段距离,他们希望能将药品定价、医保运行管理等职能也能划入“大卫生部”。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研所所长钟南山认为,“大卫生部”应该至少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险、药品供应和监督等职能,必须将防与治、医与药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整体来考虑。医药结合必须包括统一管理药品质量和定价的职能,才能通过医改彻底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保现在由劳动保障部门来管理,其中涉及的专业学术问题很多,改由卫生部门来抓应该更合适。而这两方面的问题,在本次机构改革中还没有得到体现,“大卫生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钟南山说,药品由发改委来定价,关系还没有理顺,应该由懂行的专家来定。“医改搞了10个方案,我听说可能由药监局来定价。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厚生省管理办法,将药价的基本目录、定价统一由一个部门来管理,可以避免药价虚高,也便于加强药品从生产到流通领域的监管。最典型的个案是‘齐二药’亮甲菌素导致13人死亡,这场官司已经打了两年,现在还没有任何结果,患者告医院,医院告流通公司,流通公司告企业,企业告药监局,这些环节存在灰色地带,重复管理,有必要将其统一。”钟南山说,目前药监局的管辖职责到底包括哪些,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导致了“齐二药”官司目前的困境。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昨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卫生部改革离大家期望的真正“大卫生部”概念还有一段距离。林曙光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这一调整是很合理的。通过全国统一管理,便于对食品安全问题或药品副作用问题及时反馈和应对。他也提到“齐二药”假药案,“如果不是中山三院有严格的监控制度,及时发现,那些假药流散到全国后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食品药监和卫生部门相结合,将大大提高发现和处理这类事件的工作效率”。林曙光坦言,根据方案,改革后的卫生部从定位上而言,与以往相比在权限和其他功能上还缺乏“突破性的扩大”, “例如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大各区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等等,大卫生部还应该包含一些类似发改委、财政部的职能。”
徐龙:应设电信及信息管理局“设立这个局比烟草专卖局更重要”
本报讯 对于大部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龙代表建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电信及信息管理局。
徐龙认为,实施大部制后,联合发文情况、联席会议就都减少了,再加强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型政府构建,对企业和老百姓就是好事。
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徐龙认为,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可以加快高新技术在工业化中的改进,工业制造要实现管理、服务、商务信息化,加大在产品中信息技术运用。徐龙担心,大部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人员精简比较难”,“观念能否更新,不要还用传统工业经济的观念”。
徐龙建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电信及信息管理局,对于通信信息管理,国外都设有相关部门,“可以对内有利于国家安全,对外有利于国家主权”,“现在互联网、无线频率、特殊通讯等信息产业都越来越发达,设立这个局比烟草专卖局更重要。”
专家点评
毛寿龙:
特别庞大的部还不存在
著名公共问题专家毛寿龙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此次大部制改革的方案看,并没有出现超过以前所预料的那样特别大的部门,所以,还不存在特别庞大的“大部”,不必过于担心部委太大。不过他也表示,确实要对权力集中加以约束,要解决部门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问题。通过“三定”也就是定职责、定职能和定编制确定每一个单位的责任及权力,理顺职能交叉,以解决遇事推诿扯皮等问题:“着力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是最核心的。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要有协调机构进行协调,并有具体办法进行解决。”
在监督方面,毛寿龙则表示,对于监督,方案中则主要是通过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强化,更多的是从程序的角度来推进监督。
周志忍:
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志忍表示,大部制本身的运转是有条件约束的,如果政府管得太多,超越了其本身能力,肯定管不好,因为大部制职能更多,需要内部协调的东西更多。国外大部制的一个前提就是决策与执行的适度分离,分离以后部长才可以将精力放在战略的决策上,不会纠缠于细节。而大部制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结构调整解决不了运行问题。他表示,在实行大部制的同时,必须在运行机制上,让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让政府把一些权力归还给老百姓,实现“小政府”,路还是比较长的。
|
最新消息 |
·[经济] 温家宝:今年恐是经济最困难一年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 ·[台海] “入联公投”得逞将改变台湾大陆同属一中现状 ·[西藏] 同达赖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 灭绝西藏文化是谎言 ·[副总理] 李克强:拥有博士学位的最年轻副总理(图) ·[副总理] 回良玉:“农”副总理促成一号惠农文件(图) ·[副总理] 张德江:大省执政经历丰富的副总理(图) ·[副总理] 王岐山:善解难题的“救火队长”(图) ·[新面孔] 国务院组成人员14张新面孔 于幼军未现表决名单 |
两会视频 |
|
两会热点 |
|
两会图片 |
|
媒体合作 |
|
新闻排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