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10时30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公共文化服务”相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
[人民日报记者]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想请问周部长一个问题,就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到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想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的体系有哪些具体的成效和哪些不足的方面,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步骤是什么?谢谢。
[周和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很大,我可能占的时间稍微长一些。最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非常重视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这几年建设的步伐明显地加快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全国共有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2791个,文化馆3214个(含群艺馆),博物馆1634个,艺术表演团体2866个,剧场1839个,文化站36874个,有社区和村文化室13万多个。截止2006年,在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有51万人。我们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有5亿册。全国文物机构共有文物藏品1845万件,这是在公共文化机构的藏量,除了文化、文物系统外,其他部门的图书馆、展览馆、科技官、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物设施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周和平]文化事业的投入也在逐年的增加。2001—2006年全国文化事业的总投入到了654亿,2006年达到158亿,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百分之十几,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财政的增长幅度,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2006年达到11.51元,这比前些年都有较快的增长。另外,文化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这几年各地陆续建设了许多设施,在文化设施建设当中的投资全国总面积达到了478万平方米。国家一级总面积达到了6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了90亿,包括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二期暨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等一批工程陆续投入使用、投入建设,一些剧场也在建设之中。
[周和平]全国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已经完工的达到了55个。另外,国家投资4.83亿,地方配套投资14.2亿,为各县建了1086个图书馆和博物馆,面积达到了200万平方米。同时,在十一五初的时候启动了乡镇文化站的工程,国家投入40个亿,将为26700个面积不到300平方米的文化站,即面积小的或者没有文化站的,国家投入和地方配套建设文化站。这些设施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基础。
[周和平]第四个方面,我们还实施了全国一些重大的文化工程,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就是列入国家计划的重大的文化工程,它是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加工,通过互联网、卫星、提供硬盘、光盘、数字电视等形式提供服务。中央财政就投入24.7亿,地方也有配套的资金,这个工程到2010年将实现村村通。现在资源量已经达到了65个TB,也就是有6万多小时的资源,包括电影、戏剧、农业科技、法律常识等等方面的知识,非常受到基层的欢迎。另外,这几年陆续实施了送书下乡工程,即中央财政出钱,为贫困县和其中的乡镇送书。此外还实施了“流动舞台车”工程。这些实施对各地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建设。
[周和平]另外,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农村蕴藏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非常欢迎。这些年我们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且已经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最近正在酝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颁布,并且已经公示完,就要报国务院审批。最近还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777名。这些对于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特别是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和平]第六个方面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是博物馆的开放,中央财政将拿出2个亿,支持全国的各类博物馆相继开放。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图书馆也实施了免费的措施,今后进入国图只凭身份证就可以了。此外,还要推动全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各地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用政府买单、群众免费享受服务的形式,今天到会的江西省的文化厅李厅长,他们省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还采取了一些流动形式的服务等等。
(责任编辑: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