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看病”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必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今年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要扩大到全国50%以上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并提高财政补助水平。
全国“两会”期间,提高新农合覆盖率、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话题,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连日来,人大代表纷纷给“看病贵、看病难”把脉支招。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百姓在看病时,心情和病情都不再沉重!
观点一
提高新农合覆盖面 优化服务质量水平
“新农合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能全面铺开,这是一件大喜事。”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宁都县小布镇党委书记廖丽萍说,新农合已经部分缓解了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有了病也不再“硬扛”了。
廖丽萍所在的宁都县小布镇,新农合覆盖率已由2006年的70%左右的发展到现在的95%。每人每年交10元,乡镇卫生院可以报销标准线之上的55%,县和县以外医院可以分别报销标准线之上的45%、35%。自去年10月开始,各档次的报销比例统一提高10%。老百姓都说,新农合制度是让农民得实惠最多的制度之一。
但廖丽萍也注意到,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看病报销还是非常麻烦。他们不仅需要自己先行垫付费用,之后的报销还有很多繁琐的手续。她建议对这些农民看病报销的手续进行优化、简化。
另外,廖丽萍还提出,能否调整收取参合资金的时间?因为按规定,农民现在缴纳参合资金的截止日期是每年12月底,但这一时期,很多外出务工的人都还没回家。“建议今后将收取资金的截止日期改为每年农历的元宵节,同时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投入,把农民的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再提高一点,这样可以提高新农合制度的覆盖面。”
观点二
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 缓解医生的职业风险
“公立医院缺乏公益性,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医院院长易敬林从不同角度分析百姓为何看病贵。
易敬林说,以他所在的省人民医院为例,去年财政拨付的“人头费”仅够离退休人员工资福利及医疗保障,在职医护人员所有的工资福利、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医疗科研等各种经费都必须通过医疗收入弥补。“生存的需求迫使医院追求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患关系造成了破坏。”
“目前,一些病人或家属对治疗稍有不满就要求索赔甚至通过"医闹"滋事。这种对医生职业的误解,又直接危及医生队伍稳定。”易敬林说,日益频繁的医疗纠纷让医生缺乏安全感,导致其通过增加检查和用药来提高“保险系数”,客观上增加了病人负担,加剧了看病贵现象。
易敬林认为,公立医院还是应该体现公益性的,尤其在我国目前医疗保障体系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以满足大量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但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一定要靠着公共资源的配置来保证,毫无疑问,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拨款。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促使其公益性质“回归”,从而缓解医生承担的巨大压力和职业风险。
观点三
通过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针对百姓在看病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省卫生厅厅长李利表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这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据悉,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方面,我省今年将围绕三句话来做好文章:一是增加补助,筹资标准由人均50元提高到100元,住院补偿比例也分别提高;二是全面覆盖,即新农合覆盖所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三是巩固提高,全面推行新农合直补,参合农民在哪住院、在哪报账,当天出院、当天报账,保证一次报账率达到90%以上。
同时,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3年使90%以上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在房屋、设备、人才、技术和管理等五个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做到统一招投标、统一采购、统一监督,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李利表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配套。他建议,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优化卫生投入的方向和机构,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要加大健康教育事业的投入,将健康教育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同时,把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加强健康行为的养成教育。(作者:宋茜)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