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李宣良)每当在人民大会堂看到穿着挺括制服的解放军代表,来自江苏的刘庆年代表都要禁不住多看两眼。
“他们身上的军装面料,大多是我们生产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箭鹿集团的董事长刘庆年略带自豪地告诉记者。
刘庆年代表所领导的企业从1991年起就确定了以生产军品制服面料为主的发展道路。随着解放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步伐的不断加大,这家企业也从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厂发展到了拥有3000多名员工、年产值5亿元的企业集团。
自上个世纪末解放军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以来,已有众多的地方企业从部队的住房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保障、军需物资保障等领域获得商机。
“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政委曹国庆代表告诉记者,“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就是减少开支、提高效率,告别"军队办社会"。”
构建寓军于民、高效精干的社会化保障体系,是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发展改革的重要目标。军队保障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曹国庆代表说,军队还将继续深入推进生活保障、通用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公务用车、人才培养、军队文化事业、军人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化保障。
刘庆年代表说:“这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机会,同时我们也为军队社会化保障改革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