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后五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进行了非常具体的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连日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西团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结合山西实际提出,五千年历史长河托起的灿烂文明,为三晋大地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山西要像重视能源产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加快提升山西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山西的特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要十分珍视和挖掘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山西山岳峻峨,物华天宝,历史风流人物众多。现在,山西有不可移动文物3.5万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山西的戏曲、歌舞漫遍城乡,现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有32项,位列全国第六。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各级文保单位,为我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依托。
从山西走出的北京飞宇集团总经理王跃胜代表说,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形成了山西独特的省情。2007年,山西文保单位门票收入达到4.2亿元,充分证明了山西文物的开发利用价值之大。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山西的文物资源开发利用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山西应该在重点做好文物资源保护、管理的同时,充分重视文物资源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多方面寻求开发途径,实现文物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结合。把文物开发作为特色优势行业加以培植,实现文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要促进文博事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联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博产业,不断提升文博产业的经济贡献率,促进文物大省向文化经济大省的迈进
不断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伐 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势推动,近年来山西文化产业立足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应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文化创意水平,增强产业实力,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0年以来,山西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0%,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大同云冈恒山旅游文化节等一批节庆活动和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等艺术作品,以新颖的创意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备受各方关注,使山西的文化影响力迅速上升,有力地拉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省曲艺团团长马小平代表说,山西的文化产业经过发展,目前已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期。今后山西还要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要特别注重加快文化体制的创新改革。近年来,我省部分艺术精品的推出,总是与体制改革相伴随。省话剧院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省艺术职业学院整合资源、吸收社会资金的尝试,都曾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但总体上看,艺术团仍存在机制不活、无力打仗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和文化部提出的“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以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 “文化走出去工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我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势头。各地广泛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积极与对外使馆文化部门联系,不断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努力挖掘山西文化内涵,推动了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和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内容涉及舞剧、黄河歌舞、山西鼓乐等文化产品,足迹遍及澳洲、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使我省文化产品知名度逐步提高,2007年我省仅旅游文化产品一项即创汇22170.51万美元。
省工商联副会长袁玉珠代表说,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既是对外推介山西、展示山西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并为我所用的有效途径。文化是一个比煤炭更富有、更有价值的“金矿”,而山西无疑处在“富矿区”里。建议山西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和促进民间文化、商业演出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渠道搭建对外文化展示平台,扩展山西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打造更多适宜对外演出的剧目、节目,主动出击,积极进行跨区域合作,争取更大的国外演出市场份额。我们一定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把山西打造成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强省。(记者贺锴)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