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春天》
——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摘录)
一九七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在旧社会,多少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人们,向往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化繁荣。
……
现在,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地说,反动派摧残科学事业的那种情景,确实是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
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杰出的贡献。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民族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复兴。
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革命和建设,更加需要大批社会主义时代的巨人。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巨人。我们相信一定会涌现出大批这样的巨人。
……
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毋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望。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正待我们全体科学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来共同努力,继续创造。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回首往事,胡平仍兴奋不已
历时数月收集整理 半封闭式熬夜工作 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讲话稿起草者回忆——
万字文稿小平下令“一字不改”
“小平同志的讲话,预示着科学界春天的来临。”今年79岁的林自新,是1978年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稿的起草者之一。
3月14日,记者走进他家时,老人正忙着在电脑前收集资料。阳台上,鸟笼里的鸟儿在阳光里清脆地鸣叫着。
30年前收集资料,并不像今天这么便捷。负责起草大会领导讲话稿的林自新,当年是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他清楚地记得,接近一万字的小平同志讲话稿,全部是起草小组手工书写的,堆起来厚厚的一摞。
“小平同志认为很符合他的思想,就很快定了稿。”林老对《法制晚报》记者回忆。
临时受命起草讲话稿件
受“文革”的破坏,曾被撤销的国家科委在1977年底逐步恢复工作,开始拨乱反正,改善“文革”中遭到打击的科学家的待遇。
1977年底,时任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林自新,和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明瑜接到了起草邓小平同志讲话稿的任务。
“当时这个任务,是科委主任方毅同志安排下来的。”林自新记得,全国科学大会的筹备在1977年底就已经开始。
为筹备大会成立的文件起草小组,主要负责分别起草华国锋、邓小平、方毅和郭沫若的讲话稿。
“我们起草讲话稿,主要是依据小平同志和方毅同志讲过的原话进行构思。”1977年底,林自新和吴明瑜开始着手起草讲话稿。
林自新表示,小平同志在1977年8月的中央科学教育会议上,说了很多科学教育的想法,很多都已经发表了。其中,吴明瑜还参加了那次会议。吴明瑜曾经多次参加小平同志召开的会议,对小平同志和方毅的谈话也很清楚,算是“吃透”了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思想。
万字文稿一个月内写出
“为领导同志起草讲话稿,得费一番功夫才行。”接到任务几个月的时间内,林自新和吴明瑜要收集材料,还要找科学家谈话,光是写稿子就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林自新说,讲话稿接近一万字,写出来厚厚一摞。
“我们基本上是半封闭式地工作,白天还要参加一些活动,晚上就不干别的,赶紧起草讲话稿。写作讲话稿的地方就在现在发改委那个大楼,每天我俩吃过晚饭就来加班,直到晚上最后出来,经常整个大楼就一间办公室亮着灯。”林自新描述当时和吴明瑜起草讲话稿时的情形时说。
林自新还记得,有一次加班时,科学家钱三强来到办公室和他们聊天,“他当时就说,人生难得有几回拼搏。”
更多的时候,是林自新和吴明瑜两个人一边讨论一边写,“吴明瑜写字很快,字又好看,要修改的就撕掉重来。当时一边写,一边征求科学家的意见,科学家也都非常地赞成。”林自新对《法制晚报》记者说。
工作舒畅不受“框框”限制
“那个时候还是很有意思的。”林自新笑了起来,虽然起草报告都是整理小平同志、方毅同志说过的东西,但也不受“框框”的限制,关键问题还是写得非常突出。
虽然起草报告的过程中没能和小平同志交流,但是小平同志看了,觉得大的方向没有问题,就不去做细节上的推敲。
在林自新看来,当时的工作还很舒畅,可以有一定的活动余地,领导没有说的,他们想到的也可以说,因为领导人不会太计较语言的使用。
重点确定力驳“四人帮”观点
“讲话稿当中最重要的是两点。”林自新戴上老花镜,翻开《邓小平文选》,上面用橙色的彩笔做了很多的标注。
“一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批驳了‘四人帮’的‘唯生产力论’;其二就是‘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林自新说,这两点在讲话稿中分别做了阐述。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有这么一个观点,但是小平同志用更直接的话表达出来,在会议上进行了重申。”林自新说,小平同志后来阐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加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林自新说,这两个重点的确定,主要是针对“文革”中最流行、危害最大的,也是给知识分子压力最大的,比如“唯生产力论”、“臭老九”、“知识无用”等说法。
“当然,小平同志后来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被小平同志深化为第一生产力,并不是小平同志要给生产要素排序,而是更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是最重要的之一。”林自新对《法制晚报》记者说。
邓小平语录
——摘自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他们(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小平下令 一个字也不要改
到了1978年2月份,林自新等人起草的报告被送了上去,小平同志看了以后,觉得很符合他的思想,就很快定了稿。
“但是,当时中央政治局有的同志不赞成,特别是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论述。”林自新回忆,当时,中央一位领导看了他们给小平同志起草的讲话稿,说了一些不满意的话。
起草小组向小平同志请示,要不要根据这位领导的意见再作修改,小平同志的回答非常干脆:“一个字也不要改!”
林自新表示,这个讲话稿并不需要投票通过,由于小平同志在党内威望很高,所以小平同志说不改,也就不改了。
当时的“笔杆子”胡乔木看了讲话稿,也就改了一个标点,就这一处小改动,小平同志接受了。
林自新还记得,小平同志在开幕式致辞的时候,作为大会宣传小组负责人的他,正在和媒体记者做联络工作。
不过听到小平同志的讲话,林自新还是非常的高兴,“小平同志认可这份讲话稿,我们也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出口成章最令人佩服
林自新最佩服的就是小平同志出口成章。他记得,有一次小平同志接见美国科学家,小平同志做了大约半个小时的讲话。
负责讲话记录的林自新发现小平同志的讲话形成文字后,没有任何重复或需要修改的地方,“讲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讲出来都是别人没讲过的,考虑问题非常的周密。”
“领导同志往往非常注意自己收集资料。”林自新记得,有一次在大会上,小平同志就提到,“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一千美元,现在我们有二百几十美元,要达到一千美元就需要翻两番。”
听到这组数据,林自新和几个秘书同志就去打听,是谁给小平同志提供了这些数据?“翻两番”又是谁计算出来的。
得到的答复是,这些其实都是小平同志自己收集的数据,并且自己做了计算的。原来,小平同志在访问日本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了日本“翻两番”目标的实现情况,产生了我国相关统计的灵感。(法制晚报)
本版文并摄/记者周继坚
制图/周建文
特别鸣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