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报道给读者的整体感觉就是“新”、“快”、“全”、“准”。报道关注国计民生,反映盛会风貌,展示了代表委员风采。突出了今年两会“更加民主、更加开放的会风”,反映了会议民主、开放、和谐、奋进的风貌。
两会都有哪些议程,百姓关心的问题有没有得到关注、进展怎样……百姓关心的,百姓想要了解的,都能从中央各媒体的报道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纵观各媒体的两会报道,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就是“民生”、“住房”、“医疗”、“物价”、“环保”、“股市”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词汇。如《人民日报》3月6日6版《鼓励创业促就业》、14日《保障农民工权益重在落实》,每一题都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光明日报》3月7日6版《为群众提供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8日《社保体系:构建社会安全网》等文从多角度切入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央媒体快速反应,以群众需要作为报道的第一信号,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代表委员更好地履职、也让群众放心。
各报不仅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处着眼,更注重细节,从小处入手,其中寓意深刻。《人民日报》3月11日8版题为《节约》的图片组,用三幅图片展示两会期间“水倒七成满”、“用环保铅笔”、“"阶梯式"开灯”的小细节,展示了节约环保的理念。《新华每日电讯》3月5日4版《一头猪的民生经济学:受益"一方都不能少"》的一组报道,细数了一头猪在养殖、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税费、饲料以及每个环节所能赚到的利润率。最终着眼于民生大问题,通俗易懂,并引发读者思考。《工人日报》3月5日2版《工资条背后的民生焦虑》一文,从一名普通司机的一张工资条入手,谈到了背后的民生焦虑,谈到了“同工同酬”问题。
两会特刊 生动鲜活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3月3日起陆续推出“两会特刊”。特刊以橙红色、红色等暖色作为主色调,加上大手笔的两会图片的运用,使整个版面极具可看性。
《人民日报》从3月3日起每天在5~8版固定推出“两会特刊”,投入15~17个专栏从多角度进行报道。特刊围绕大会议程,突出重大主题和热点问题,强调新闻性和现场感,并跳出传统的话题性报道,通过专访、人物特写、采访手记、网友评说、新闻图片等形式,展示两会更加民主、更加开放的会风。《光明日报》两会特刊在5、6版推出,着重关注重大热点问题,宏观展示百姓关注、代表委员热议的问题,并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关注民生,从小处着眼,细数人民生活的实际变化。《解放军报》两会专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专”,利用有限篇幅谱写了一曲曲嘹亮的军歌,从“新闻会客室”等专栏文章到图片报道,处处展示了军人代表委员在两会中的飒爽英姿。
特色栏目 打造亮点 几乎每个中央媒体都设置了“两会花絮”栏目,除挖掘大家关注的议题外,将眼光转向背后的故事以及会上会下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上,全方位地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两会,真实的代表委员和一个真诚开放的政府。
《人民日报》组织的众多栏目兼备了延续性和可读性,让读者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期待。例如“新人新语”、“一线手记”等栏目从小处着手,故事性强,而“开放时刻”栏目更是敢于提出敏感、有争议的话题,从记者在两会的亲身体察中感悟今年两会的“开放”程度。《光明日报》每期在一版刊出的“名家看盛会”专栏邀请大家熟知的贾平凹、钟南山、梁晓声、袁隆平、于魁智等文艺界名人畅谈,充分利用了名人效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解放军报》“两会短信”专栏,将军队中各方的声音用短信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在编辑部专设短信平台,让大家畅所欲言。《新华每日电讯》的“新华视点”是中国新闻名专栏,此次更是发挥它的影响力,紧抓热点话题,用它独特的视点为读者解析。
图片数字 直观有力 大量图片图表和数字的使用是这次两会报道的另一个亮点,它使读者对两会有了更直观更真实的体验。如3月4日的《新华每日电讯》用一个图表清晰的演示了“记者采访代表网上申请流程”。因为依靠着新华社强大的图片资源,《新华每日电讯》的图片是这次两会报道中使用比例最高的。《经济日报》推出的“摄影连环”栏目,用一组连贯的图片讲述两会中代表委员的故事。《工人日报》3月8日头版,刊登了一位连续十一届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从参加第一届到第十一届的照片,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进步的历程。
《经济日报》用数字和图表形象直观地表现了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坚持科学发展同心铸就辉煌》、《细算“三农”投入帐》等文章引入多组数字一一解读分析,用数字来说话。特别是“数字见证五年成就”专栏从3日起陆续推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消费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等文章,编辑用曲线表、柱状图等形式将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直观展现给读者。《人民日报》的《代表工作的数字印记》一文中用一组组数字,折射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与时俱进、有声有色。3月3日6、7版通版用17幅图表数字介绍了近五年来国家GDP、粮食产量、进出口、医疗卫生等的变化和发展,并配以18篇小文章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讲述他们的亲身感受,图文数字相结合,直观有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数字也成了各媒体的切入点和关注点。
广播电视 稳中求新 与纸质媒体相比,广电媒体的时效性更强,互动性和现场感更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在保证两会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的优势,同步跟进两会议程,在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听众和观众。
中央电台更多的使用直播、录音报道的方式展示两会。将小组审议中讨论的热烈激烈场面第一时间播发出去,让听众真实体会两会。《做客中央台》节目充分发挥深度人物访谈节目特色,重点做好参加两会的省部级、地市级领导人物专访,通过挖掘报道内涵,深化报道主题,展示各地施政方略。
两会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每天都有现场直播,总数达20多场。在全天滚动报道当中,新闻频道还打造了一个开放式报道平台,保证第一时间播发重大新闻、动态消息和其他突发消息。邀请权威专家,以独家视角,就两会热点话题发表评论。针对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新闻频道还邀请代表、委员进入前方和后方演播室,以电话连线方式答疑释惑。中央电视台两会知名栏目“柴静两会观察”、“国策解码”、“小撒探会”、“小丫跑两会”等全方位打造了一个报道两会的立体平台。《小崔会客》邀请部分省部级高官畅谈执政理念。《新闻联播》一改往年延时播报的方式,绝大多数时间准时在7:30结束,将一些报道挪至其他时段和节目中,成为两会报道的一个新的改革举措。 (来源:人民网-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