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招兵买马 自置道具 搭建舞台 每当夜幕降临时,夏县县城的西关村村委大院里,就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在委婉流畅、优美动听的乐器声中,许多男女老少就被吸引到台前观看蒲剧、眉户戏等剧种的表演,一些老戏迷还情不自禁地主动要求登台亮相。
这是西关村退休干部丁玉奎组织创办的民间戏班子在义务表演,活动已持续了近一年。
今年78岁的丁玉奎,身体硬朗,精神饱满。退休返乡20多年来,他白天忙着在大棚里种菜,晚上想看看电视还常要和儿孙们争频道,感到文化娱乐生活很不充实。老丁虽然不会吹拉弹唱,但却是个老戏迷,周围十里八乡唱大戏,他都要骑上车子追着看。去年10月的一天清晨,老丁出去跑步时,结识了在树林里练吹笛子的干部陆峰。老丁积极倡导办个民间戏班子,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这个想法得到陆峰的大力支持。
于是,老丁就张罗开啦。他找到会打板的下留村村民刘保囤、见了会拉板胡的退休干部高引学、会拉二胡的文化馆干事崔振花和自行车修理部的李师傅,又骑车往返十几里赶到中留等村,找到刘巧兰和李书义夫妇当演员,这些原是单位和村里唱戏打板的爱好者,一请即到,一个戏班子的人马就初步定了下来。接着,老丁开始自费购置乐器。乐队里缺少手锣、铜锣、铜钗,他跑到运城花了2000多元买了回来。开始时,戏班子活动场所选在儿媳妇的理发店里。南关村村民任狗娃无偿提供了全套音响设备。晚上,戏班子家伙一响就引来许多观众,把理发店两间屋子围得水泄不通。
为不影响理发生意,老丁又张罗在村委大院里搭建舞台,他四处找木料、借钢管,把菜棚上的塑料布拿回来围在台子周围。舞台搭起来了,老丁又买回1张桌子,6条长凳,20个圆椅,给演员观众提供方便。儿子和儿媳妇花了200多元买回电线、闸刀、开关,无偿给老丁的戏班子予以支持。去年腊月,天下大雪,这些戏迷们也从不耽误登台演出,老丁的儿子和媳妇又怕大伙冻着,一下子买回两个蜂窝煤炉放在舞台上,打开水、泡茶叶、放白糖,免费给演员和观众提供服务。老丁高兴地说,我这一家都成戏迷了。
他们每天晚上表演的是《三对面》《清风亭》《红灯记》等传统现代剧目唱段。后来陆峰结合现实,编出《赶驴》和《歌唱十七大》等眉户剧。农历正月十四,老丁创办的戏班子经过精心化装,在县莲湖公园进行了首场演出,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赞扬。他怕大伙受冻,就提前掏了100元搭了个临时舞台。
春节前夕,老丁还花480元买了20个腰鼓,让老伴把村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进行排练。元宵节期间,夏县举办“2008和谐之春·迎奥运·庆元旦”社火表演时,这支腰鼓队又代表城西社区在县城大街进行表演,赢得广大观众的阵阵掌声。
采访时笔者问老丁:“你个人投资4000多元创建民间戏班子又不挣钱,到底图个啥?”“图的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图的是咱有个愉悦幸福的晚年,图的是把党的好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尽点自己的微薄之力。”老丁笑呵呵地说。
张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