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雕塑之争
裸与不裸背后的风波 重庆长江大桥的南北桥头矗立着4尊8米高的巨型雕塑——春、夏、秋、冬。它们和大桥一起,已守望着重庆走过了改革开放中的24个年头,现在的市民已对它们熟视无睹,但这是重庆改革开放中一件重大文化事件的主角。当年曾引起了一场全市范围的争论,从最初的裸体到最终被迫穿上薄纱,这背后,观念经历了怎样博弈和激荡?整个事件有一个怎样的脉络?本报记者采访了当年的当事人于汉卿、叶毓山、王官乙,披露了当年的内幕。
《重庆日报》向保守者开炮:
裸体雕塑
应该勇敢地立起来 当年,《重庆日报》刊登了裸体雕塑照片后,引起全城争议。记者查到了这则1979年12月6日,刊登在《重庆日报》第三版的文章,用了超过四分之一版的篇幅。该文作者王官乙通过“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为题约1500字的评论,首次向外界公布了《春》和《秋》的设计方案。
批传统雕塑流于一般化 作者首先对一些传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非常委婉的批评:“大桥的雕塑是山城市容的第一座雕塑,应当一炮打响,一年多来,四川美院雕塑系的教师煞费苦心,做了几十套方案,有许多稿子想直接表现工、农、兵,知识分子,但都流入一般化,动态破不了前腿弓、后腿绷、挥手往前冲的姿态,也尝试过用动物或其他什么内容来表现,都不令人满意。”
赞裸体雕塑有看头有做头 文章还笼统地讲到了“民意测验”的结果:“无论是领导或群众,内行或外行,大都赞扬这个设计稿,认为突破了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构思构图,群众反映"有看头",雕塑家觉得"有做头"。”不过,也客观地表达了部分人的担心:“也有同志表示担心,立出去恐不"雅观",将来可能有人叫"好",有人叫"砸",主要是因为雕塑人体没有穿上衣服。”
引用鲁迅话为解放思想壮胆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长江大桥这样大型的、与山城容貌有关的雕塑,需要雕塑家的勇敢和创造,也需要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帮助,如果认为雕塑设计是创新的,是解放思想的,是有所突破的,是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又健康的,是美的,就大胆地、勇敢地把它立出来。”文章还借用鲁迅先生的说法:“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正的文艺的。”文章呼吁,贯彻文代会精神,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应该从长江大桥的雕塑开始行动。
制作往事
《冬》肩上曾经有只鹰 雕塑家江碧波见证了整组雕塑制作的全过程。她介绍,从小样和最后成型的作品对比看,小样更柔美、肌肤感更强一些。而成品看起来更真实,体块的感觉更强,更有雕塑感。还有一处不同是,最初为了显示《冬》的强悍,还在人物的肩膀上放了一只老鹰,最后的成品中没有了。王官乙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表示最初叶毓山的小样确实是一位东北猎人,肩头站一只老鹰。后来王官乙改过两次,第一次受到毛主席诗词的影响,改成了一位手拿长剑,脚踩老虎的猎人,后来觉得政治色彩太浓了,最后把剑去掉,把人物改成了脚踏松树,赤手空拳。他介绍,这也是四尊雕塑中改动最大的一个。
四尊雕塑最早做的是《夏》,谁都没见过用铝合金整体浇铸这么大的浮雕,其胸脯就可容纳四个成人打扑克,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才一次性地成功整体浇铸出《夏》来。
曾计划在朝天门再建雕塑 《春、夏、秋、冬》还应该有一个双胞胎兄弟,这是于汉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透露的。实际上,在建《春、夏、秋、冬》时,对城雕非常重视的于汉卿就曾考虑在朝天门也做一组类似的雕塑,可惜由于多种客观原因,最终没能实施。
领导批示
雕塑被迫披上薄纱 主创叶毓山:
报道改变了雕塑命运 在当时,艺术类院校内部对裸体雕塑、绘画早已经充分接受,作为公共雕塑对外展示,叶毓山回忆,在重庆似乎还没有先例。当他看着高40厘米的小样时,他坦言自己也认为很难通过。叶毓山称,出乎所有人预料,在备选的十几组作品中,市政府和市建委却一致决定选用《春、夏、秋、冬》。而据他了解,这个决定当时是在市委常委会上通过的。叶毓山说,稍后《重庆日报》刊登了作品的小样照片,不料引起了巨大争议,这组雕塑的命运因此改变。
参与创作者王官乙:
报道前其实已被改变 已经离休的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官乙是雕塑《冬》创作负责人之一,也是当年《重庆日报》那组报道中配发评论的撰写者,在说起事件的转折时,王官乙提供了另一版本。
王官乙回忆,其实当时美院一共设计了近百套雕塑方案,最后选定了6套,《春、夏、秋、冬》则受到了一致好评。在提交市政府之前,川美在当时的市中区、南岸区机关(因为雕塑涉及到两个区)、大桥指挥部等地进行过小范围民意调查。王官乙说,调查中95%的人都觉得雕塑很好,微弱的反对意见也有,比如“当时南岸区的一位领导就觉得雕塑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王官乙称,市政府很快就此专门召开了会议。王官乙在会上发了言,介绍了寓意,并特别强调雕塑不是真正全裸,有丝带遮羞,是健康向上的,同时表态说,该雕塑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一次考验。王官乙表示,他注意到当时有领导对雕塑方案没有明确表态,但看得出来,并不是太支持。
一同参加会议的还有《重庆日报》的总编辑,在会议结束后,他找到王官乙,认为王说到了解放思想的实质问题,希望他以文代会代表的视角写一篇关于长江大桥雕塑的文章,突破以往说几句客套话的旧模式。
文章怎么写,王官乙颇费斟酌,与系里商量后,最终决定用带有解放思想、批判保守的评论来介绍雕塑,并一定要刊登图片。王官乙的考虑是,先在报纸上刊登会让领导在评审前有一个心理准备,让他们完整地了解雕塑的构思,另一方面,用一种批判的语气可以让持有反对意见的领导不好开口。但遗憾的是,文章发表的时间比市领导审查的时间晚了一天,没有起到作用。
王官乙清楚地记得,就在报道刊登的前一天,市里的主要领导在美院开始了对雕塑的评审,几位领导的发言让王官乙等人很兴奋,“他们都觉得雕塑很健康,裸体不是问题”。另一位领导发言并没有直接否认方案,而是说道:“雕塑很美啊,艺术体操也很美,但穿着灯笼裤武术一样也很美!”王官乙认为,实际上在这一刻,裸体雕塑的方案就已经被否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