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今年宏观调控目标包括,GDP增长8%左右,CPI涨幅控制在4.8%左右。显然,在这两个目标中,通胀风险更甚于经济衰退风险。
那么,应如何认识当前的通胀形势?对今年的通胀形势到底应有一个怎样的判断?笔者认为,情况喜忧参半。
喜的是,除第一季度外,全年的通胀率不会有一个加速上升态势;忧的是,即便是下半年经济增速所有回落,通胀压力仍可能不会在今年结束,这意味着要想在短期内把通胀率降下来困难很大。
判断通胀形势的前提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综合来看,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视角:其一是供给冲击型通胀。这在国际国内两个方面都有体现。国际方面,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高企对国内物价的稳定肯定是有影响的。不过,更多的关注来自国内。恶劣天气在短期内使农副食品的有效供给急剧减少,并将造成一季度CPI的大涨。然而,冰雪天气不会改变通胀的基本走势。因此,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不应对短期物价异常上涨反应过度。
其二是成本推动型通胀。当肉价上升时,不少观点认为饲料价格的上涨是主因。在今年1月份PPI和CPI涨幅双双创下新高之后,成本推高物价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并认为长期以来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向下游传递的通道开始真正打开。笔者不赞成简单地将物价上涨归结为成本的上升。成本又因何上涨呢?目前,我们找不到原材料供给显著下降的证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说,成本推不动通货膨胀。
其三是需求拉动型通胀。与以上两种视角相比,这个理论具有更多现实意义。不过,我们应该进一步分析总需求的构成部分在通胀压力上升中的具体作用。这里的一个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在投资和出口未有明显下降的背景下,消费需求开始企稳。在宏观经济中,消费通常是一个较为平滑的数据,消费一旦启动,将会带来一个较长时间的影响。这基于以下几个判断。
首先,总需求中的投资部分并没有在此轮通胀中发挥主导作用。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4.8%,比2006年略高(加快0.9个百分点),但低于2003、2004和2005年三年的平均水平。从相对贡献上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7年来首次低于消费的贡献度。这在我国历次通胀周期中是不多见的,此前,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推动通胀最为活跃的因素。
其次,净出口规模有所调整,但对总需求影响有限。近几个月来,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仍很大,但增速有明显下降。这显示出出口商品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绝对金额已出现逐月下降的态势。笔者认为,在过去的高速增长中,出口的重要性被夸大了;同样,在未来的景气周期中,出口也不可能扮演主导角色。
第三,消费的启动将具有重要而持久的意义。去年,消费对GDP的贡献近年来首超投资,贡献了11.4%增长率中的4.4个百分点。消费在第四季度的表现尤为抢眼。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中国经济季度》报告表明,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中,净出口仅仅贡献了0.4个百分点,然而同期GDP增长只出现微弱下降(11.2%),其原因便是极为强劲的国内需求增长。
在上述三个视角之外,很多人注意到了货币发行机制对物价的影响,认为为维持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了输入型流动性过剩,并带来通胀压力。固然,通货膨胀总能找到货币供给增加的原因。但是否能完全归结为当前的货币发行机制还值得仔细考量。简单的数据分析发现,外汇占款的增加几乎全部被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所冲销,国内存量流动性的活跃化才是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根源。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可供选择的政策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货币政策应坚定反通胀的立场,稳定公众通胀预期。因为通货膨胀压力不会在短期减退,控制温和通胀的有效方法是,明确而坚定地实行紧缩货币政策。
其次,应适时管理总需求的结构。消费启动的势头很可能会持续下去。我们不能为控制通胀而压制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必要的措施是进一步控制投资的规模和增速。这同样依赖从紧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此外,其他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也应适度发力。
第三,为应对紧缩可能造成的经济衰退风险,建议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赋予更为积极的内涵。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紧货币和松财政的搭配有助于在控制物价的同时,保证经济增长的软着陆。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超过30%,在客观上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压力。我们的财政支出应加快向公共财政的方向转型,要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化,增加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更应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峰值过后有所作为。(傅勇)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