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村新楼与旧楼 |
大寨村排房 |
二次创业
创业之初,郭凤莲走了很多弯路,东挪西借地往化工厂里扔了十几万,根本无济于事,最后企业因污染严重关闭;又组织大家搞草编、上地板砖……结果全部失败。
那时,“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口号喊了多年,全国各行业均竞争激烈,姗姗来迟的大寨毫无闯荡市场的经验,“学费自然少交不了”。
1992年上马的羊毛衫厂是个成功范例,1993年就生产了3万件;随后,和省乡镇局及太原一家衬衫厂联营的大寨衬衫厂也获得成功。
目前,这两个企业由于技术样式老化,已经不复存在。
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后来注册了“大寨”系列商标。现在,“无形资产变现”的财富游戏不断在大寨上演:许多企业看中了大寨的品牌价值,向大寨支付商标使用费,核桃露、铝塑管、杂粮系列……
1994年,大寨上马了煤炭铁路发运站和投资2100万的中外合资“大寨中策水泥”,成为大寨这十几年来的创收大户之一。
说开水泥厂,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为资金到处奔走的郭凤莲当时在青岛出差,忽然听说“中策投资”的老板黄鸿年在京洽谈商务。郭凤莲星夜上路,连夜奔波千里赶到北京。这种拼命精神让黄鸿年非常感动,“就凭她这种精神,我要给大寨投资”。
不久,大寨又和“宁城老窖”联营,把昔阳酒厂包装成了“大寨酒业”。
大寨旗下的企业越来越多。昔日战天斗地的大寨人纷纷进入工厂打工,成为“现代农民”。
这一切,是郭凤莲带来的变化。她说:“很辛苦,心里累得很,别人都说我图啥呢”。忙得团团转的她经常深更半夜回家,“什么时候老头子都睁着眼睛”,“我是女人呀,眼泪就是往肚里流”。
村民说,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每年给郭凤莲固定发一万元,“但她都给了村里”;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当年不名一文,现在有存款1700万。
大寨二次创业中,最值得圈点的是旅游。1993年,郭凤莲邀请同济大学的专家对大寨旅游做了全面规划。此后,大寨展览馆、狼窝掌梯田、陈永贵故居、大寨民居楼等一系列景点被建设、整理出来,虎头山上开始大规模种树植草,恢复生态。
1999年,大寨景区被评为全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之一。据介绍,虎头山公园的门票一张30元,去年门票收入就高达300万元。
如果加上大寨村民开办的44户窑洞饭店、旅店和纪念品商店的收入,旅游总收入更加可观。
昔日惟一的经济支柱煤矿,在大寨中的地位渐低,“因和旅游冲突,明年可能关掉”。
新大寨人
见到赵保国时,当了饭店老板的他正在厨房炒菜,“欢迎光临呀,吃吃我们大寨饭,喝喝大寨酒……”
包田到户后,赵保国在1986年购买了“小四轮”跑运输,“一天能挣25元”;
2003年,大寨旅游已经成气候,赵保国在自家院中开了窑洞饭店,“当上了小老板”。
“没仔细算过收入,每天抽烟喝酒都在里面,比别人过得好吧”,老汉一脸自信,“只要开饭店,哪年也能落个一两万”;
赵保国的大儿子,现在已经不去工业企业打工,而是在大寨森林公园展览馆工作,“挣着固定工资”,“村里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干脏活累活”;
赵保国的儿媳,从事导游工作,“讲解一遍就能挣个三五十元”,“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但凡有点文化,都在干这个”。
赵保国,是大寨很多人的缩影。
宋立英老人的家,在广场西侧第一排窑洞内。老人的邻居,曾分别是陈永贵和郭凤莲。
“我现在是资产阶级了”,宋立英的纪念品商店,就开在自家院内,据说规模在大寨排第一。屋内门外,游人如织。在自家院中开纪念品商店后,不识字的她努力练字,现在已能签名售书,还给一些音像制品担任“昔阳县的销售总代理”。79岁的老人,脚登皮鞋,穿着流行的红对襟衣服,昔日保护集体财产而致残的手指上,带着当年被称为“资产阶级享受思想”的金戒指。
昔日23“铁姑娘”之一的李圆眼,其开办的“农家土炕饭店” 最有特色,三间窑洞分别按照“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的家居特点布置,吸引了不少游人,60岁的李圆眼大大方方当起了“阿庆嫂”。
如今的大寨,已形成以旅游、煤炭、化工、建材、酿酒、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个支柱产业。“集体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上世纪末,大寨给村民盖起了50座独立小别墅,改善居住条件,村民只要掏五、六万元就可入住,其余由集体补贴。今年,村集体又准备动工,再盖五十套170平米的住房,每套6.5万元。赵保国一下子交了两套的钱,“两个儿子一人一套”。这种福利,让许多外地游客羡慕不已。
大寨村民还享有取暖、上学等各种补助。2007年,全体村民每人分到了10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得到200元的养老金。
宋立英老人说,“和以前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真的感谢邓小平”。
最值得关注的是那800亩大寨“海绵田”。“大寨人已经不战天斗地了,开始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海绵田”中的一半退耕还林;其余的400亩,大寨组织了30人的农业专业队伍,实行统一管理,农户只负责收割。这30人,多是一些经济困难、无能力外出打工的村民,他们依然实行大寨历史上的“记工日”制度,每出一天工可得到25到30元,“算是以工补农,以工扶贫”。
记者感言:
曾去大寨旅游,采访却是首次;早就听说“大寨人不爱见记者”,故压力很大。去了才发现,此担心纯属多余。
大寨村委会主任贾春生说,八十年代时,大寨很反感记者,“但现在变了,记者的宣传增加效益呢”,“打广告你还得掏钱不是?”
市场经济“润物细无声”,方方面面改变着大寨。
大寨不是没有问题。大寨出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高大全”,媒体把“农业学大寨”变成“全国学大寨”,大寨最后被包装成了一个“各种经验无所不出”的“万花筒”,这的确可笑;二是大寨实行思想禁锢,大肆宣扬阶级斗争,把农民都变成一个个没有个性、只懂奉献的“工蚁”。而推广“大寨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造成的后果则是“磨洋工”,生产效率低下。
采访中发现,大寨昔日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比如不识字的宋立英老人,她至今不懂什么是“左倾”,什么是“资本主义”;“铁姑娘”李圆眼的孙女问奶奶“什么是资产阶级”,她嘿嘿笑着,“你过年挣了300块压岁钱,就是资产阶级”。
还听说,大寨农民在当年“斗私批修”中,自发学习《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们能听懂这些“天书”;倒有个笑话能说明一些情况:农民把“亚非拉美”是理解为“压肥、拉煤”的。
这说明,某些政治运动和斗争,只能来自上层。农民发明不了,学也学不像。应该说,大寨农民曾经是体制的受害者。
大寨的现代农民,已经毅然走上了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这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无以阻挡。
隐约觉得,能把这群无纪律观念的农民组织起来,正是陈永贵和郭凤莲的高明之处--他们都擅长和农民打成一片。
在大寨的几天,每到太阳即将落山,我就要爬到虎头山上转一转。看着那一条条大石块砌起的拦土大坝,心里总有一种崇拜感:那时没有现代开山工具,只有一条条臂膀和原始的大铁锤!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精神,在那个时代造就了人间奇迹。这种精神,在今年抗击南方冻灾的壮举中,仍时时闪现。大寨曾经的种种错误做法,理应否定;但这种精神,这种堪称人类伟大财富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并身体力行。
全国15家主流报网媒体联合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改革开放三十年:那些人,那些事”。这是一个由扬子晚报发起,全国15家主流报网联合推出的大型报道,在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背景下,承担起新闻界应有的使命和责任,联动报道同一主题。今天刊出由山西晚报采写的《开放30年 看大寨转身》一文。
联合报道:扬子晚报、新安晚报、辽沈晚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新闻晚报、山西晚报、大河报、楚天都市报、今晚报、齐鲁晚报、新文化报
山西晚报独家供稿搜狐网,严禁转载。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