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媒体称中国农民想在肯尼亚开荒种地
肯尼亚《非洲经济日报》4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注视肯尼亚的闲置农田中国投资者继强势出现在肯尼亚电信和重工业领域后,现在正将目光投向其农田,农田已成为原材料的有用来源,为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一家中非商会的会长刘建军(音)表示,内罗毕外有数千英亩土地闲置,可成为种植小麦、谷物、菠萝的农田。
刘建军希望能在肯尼亚新开办一家谷粉加工厂,在草地上饲养一些驴以能提供用作中药材料的驴皮。
当然这些计划远未获得批准,因为肯尼亚对外资的开放度并不高。刘建军已下定决心,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从非洲土地上获得的不仅是资源,中国农民更能从这片远离中国大陆的土地上获得谋生机会。
中国广泛的工业化进程已使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从事工厂劳动,而迅速加快的城市化脚步无法为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充足的劳动岗位。
刘建军称,上述问题有较为简单的解决办法。中国农民应当转移到非洲,通过现代农业技术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同时获得收益。
刘建军说:“肯尼亚许多土地尚未被耕种,而它(肯尼亚)仍然从联合国接受食品援助。另一方面,中国却面临农田短缺的局面。”
中国农民已经在乌干达获得了成功,乌干达将1万英亩土地租给了300至400名中国人耕种。这些人种植谷物及其它农作物,雇佣了许多当地劳动力。
现在,刘建军的商会希望将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肯尼亚。商会表示,中国在非洲的农场可以使当地社区受益。一块1万英亩的土地需要5000名当地劳力。除了提供就业机会外,中国农民还将实际技能与现代机械装置带到了肯尼亚。
李柱(音)是乌干达一个中国“村庄”的负责人,他表示,乌干达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发展道路颇为相似。我们能告诉他们如何避免类似中国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的种种僵局。我们能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有效的。
他同时坦言,促使多数中国人到非洲的动机是某一天他们能够带着辛苦挣得的收入衣锦还乡。他说:“乌干达的生活条件远比不上中国,但我们能挣更多钱。中国人养成了辛勤劳动、承受苦难的习惯。用一句中国老话来形容就是‘吃苦耐劳’。”
数个世纪以来,数不清的中国人移居世界各地,为自己和子女寻求更加良好有利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与非洲各国的关系,虽然面临非洲大地上疾病和内战困扰,许多中国人还是来到这里寻找机会。
中国在肯尼亚农田业的进一步发展仍有赖于肯政府对投资领域的政府政策。
刘建军说:“中国比非洲富裕,但仍在吸引外资。我希望非洲国家能够加大开放,吸引更多投资。”(环球网沈珺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