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是中国翻译协会永久合作伙伴和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的独家主赞助商。2006年元培翻译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并成为上海世博会笔译和口译服务项目赞助候选单位。元培翻译成为翻译业内的领航者,这一切得益于它的领军人物蒋小林先生。今天我们请到这位元培的掌门人,和他一起分享元培成长的点点滴滴。 |
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小林 |
元培世纪成为北京奥运会翻译供应商 很早以前就在研究奥运会语言服务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孕育了无限商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角逐也成为各方关注焦点。然而,令我们大吃一惊的是,在50家奥运会合作伙伴中,承担奥运会主要语言翻译服务的却是一家名不见经传、注册时间不久的商业公司。
蒋总,欢迎您做客中国访谈。
蒋小林: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在主持人:与大家见面。
主持人:蒋总,我看了您的个人简历,知道您的经历是非常丰富的,您是如何和元培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蒋小林:我从2000年下海以后,即离开政府机关以后一直在元培公司。
主持人:您认为元培翻译公司最大的特点在哪里?
蒋小林:整个翻译市场不是很好,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我在一些会议跟大家说过,我们公司可能跟别的公司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的公司在提供这个服务,我们是在经营这个服务。
主持人:您曾经说,要让翻译行业由一个“游击队”变成“正规军”。作为翻译行业的领航者,您怎么看待中国现在翻译行业的发展状况呢?
蒋小林:在中国,翻译过去很长时间就存在,但是作为产业来说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作为翻译人在整个社会生活当中也没有地位,认为翻译工作就是很临时性的工作。实际上,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社会融入世界以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翻译的概念和过去也不一样了。过去的翻译概念,大家认为是一些文学作品翻译过来,翻译过去;那么,进入信息社会以后,翻译概念完全发生了改变,翻译就变成了信息在两种语言之间快速的转化。信息越发达,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们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对整个社会可能带来一个冲击,大家可能认为做翻译可以做成这样,可能就说整个翻译行业被社会的关注度,整个社会对翻译的理解、了解可能有了一些提高。
主持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蒋小林:对。刚才你说的过去的翻译行业,很多东西都是临时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少有人把翻译当作一辈子的职业。就是在上大学的过程中,去做翻译挣一些外快,或者在某个工程里当工程师,去挣一些外快,是这么一种业态模式。我也跟很多人说,一个演艺界如果没有一批素质很好的专业演员,那这个行业发展起来是很困难的。翻译也是一样的。如果说在这个行业内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全职人员,没有正规军,那这个行业怎么能够发展起来呢?所以行业真正要发展起来,第一要改变的就是要有一批正规军,这是最基础的前提。如果在这个行业连一个正规军都没有,这个行业发展起来非常困难。
主持人:的确,翻译在行业里是参差不齐的,我记得季羡林老先生说过:对翻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翻译的质量问题。元培可以打败那么多的竞争对手,成为奥运会的口译、笔译的服务供应商,我想它是以质取胜的。更多的朋友很关心元培如何争取到服务商的机会,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蒋小林:实际上这个行业是人力资本密集行业,是靠人力提供服务。过去很多东西受制于人提供服务的能力,比如说提供翻译服务的人本身水平很高,他提供的服务相对说要高一些。但是整个产业提供的服务,比如说一万个人,这一万个人不可能水平都一样。那么如果进入产业化发展的话,必然要建立一整套的流程去控制它。就是一万个人同时给一个客户提供服务,不至于让这一万个人做出来的结果一万个,如果是一万个人作出来的结果是一万个样,客户是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一个公司去提供服务,和一个人提供服务完全是不一样的。 个人提供服务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做保障,从一个公司经营服务这种角度来看,完全是靠体系做保障,这两种体系是不一样的。
我们和一些公司不一样之处是我们很早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从公司的角度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体系。从资料进来到出去,有很严格的流程去控制它,让所有参与服务的人,他出来的东西,不是99%是好的,1%是坏的,不是这样的。这是我们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也在不断地解决这个问题。
从奥运会来说,作为奥运会的合作伙伴,就供应商的层次来说更多的不是一个资金实力的问题,奥组委所看中的是这个企业的能力。根据奥组委协议,成为他的合作伙伴以后,所需求的服务是由供应商采购的,就是由供应商提供相同的服务。我们作为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提供笔译和口译服务,也就是说奥运会相关的服务机构所有的笔译和口译服务都是由我们提供的,这个就是服务的保障,质量的保障。奥运会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它的严肃性、政治性,虽然说奥运会是和政治脱钩,但是从某一个角度它是代表中国的形象,不是代表哪一个企业,而是代表中国整体的水平形象。所以服务的水平能力和治安保障非常重要,我们为了奥运会也建立了一整套的控制体系。
主持人:您刚才多次谈到这个体系还有流程,我们知道元培是最早设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的,而且还首次提出了这种承诺,就是说如果有千分之一的错误,客户就可以要求赔偿。我想请蒋总谈谈,这个质量控制体系有什么含义呢?
蒋小林:对服务行业来说承诺是金,特别是对翻译服务。过去,翻译这个行业在不规范的情况下,客户凭什么相信你,第一个就是看能不能给客户很好的承诺,如果做得不好,就不能收钱。对客户来说这是最基本的服务。如果你为客户服务要收费,对他却一点承诺都没有,人家凭什么相信你呢?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但是过去大家都不这样做,都不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很多公司从他的质量控制体系到他的保障体系,都没有达到要求,所以不敢有这样的承诺。如果有了这样的承诺,做的10单可能有9单失败了,就收不回钱了。实际上,行业真正要发展,要取得客户的信任,最重要的就是对客户必须承诺。如果我给你提供服务,做不好不收钱。这是让翻译行业取信客户、翻译行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主持人:蒋总,我们知道,您的公司在准备竞标奥运服务商之前就了很多准备,好象是从世界各地聘请了比较专业的翻译人员给你们讲课。那么到目前为止,你们为奥运会做了哪些工作呢?
蒋小林:成为奥运合作伙伴,从某一个角度讲,并不是说我的资金实力比其他任何一个公司都强,因为很多翻译公司在资金实力上是非常强的。我们在竞争中取胜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过去每一届奥运会在语言服务这一块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奥运会不仅仅是一个体育比赛,在体育比赛中融入了太多的东西。比如说国外游客到中国来玩、吃,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实际上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在研究奥运会服务。首先,我们认为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它是在我们的家里开。第二个,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语言服务来说,语言服务是奥运会的软件,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么“人文奥运”怎么体现?实际上就是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它是“人文奥运”最好的诠释。我们在竞标过程中胜出的关键原因,就是我们很早以前就在研究奥运会,很早以前就在研究奥运会语言服务问题。
我们通过研究前十届奥运会,甚至40年以前的奥运会,了解他们的服务是怎么做的,它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这届奥运会要做得比历届奥运会都好的话,必须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不能人家已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了,我们还犯同样的错误。否则,这届奥运会语言方面的服务就是不成功的,甚至说你的奥运会也是不成功的,这是人家最直观的感受。至于你比赛的场地,器材是什么品牌的,可能人家并不太关注,并不去看。我来看奥运会,到景点去,我不明白说什么,景点的意思是什么;我想去品味一下北京的饮食文化,我去了没有任何人给我解释清楚这个特色是什么,我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蒋小林:所以我们从03年开始一直在研究,当时把参加澳大利亚奥运会运营服务的专家,包括日本东京奥运会组织语言服务的专家,我们都请过来交流。过去历届奥运会语言服务都是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来保障语言服务,但是这种模式,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不成体系。所有人都是临时出来的,这些人干什么,自己没有明确的职责。第二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管理、运行,都显得很不顺畅。当然,目前参与奥运服务的都是专家,因为都是从各个部门出来的专家,这些专家做事没有问题,但是要融入体系中去,了解自己怎么干才能干好,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找谁,这些都有一些问题。
特别是在奥运语言规划方面,可能前期没有考虑到的偶然因素、不确定因素出现了,像这种情况历届奥运会都存在。所以,我们当时组织了一些专家研究一些专题,就是把奥运会的语言服务当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事实上奥运会的语言服务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规范,让所有的语言服务都由一个全职的翻译去承担,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够承担。你把所有的语言服务用资源去承担,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所有的资源培养成一个层次,更何况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重要的国际性会议都是现场对全球直播的。这些对翻译的职业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中间首先就一个定位问题,就是职业翻译去做什么?什么东西制约你去做?整个北京市的语言环境和保障奥运会的需求中什么东西是要改变的?这个中间有一个层次的划分问题,包括层次划分完全以后怎么去组织、怎么去协调,怎么成体系?做成什么样是合格的,什么样是不合格的?那么从一开始就必须有一整套的机制,有一个体系去规范它,约束它,然后按照这种要求去保障它,整个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可能从语言服务这一块来讲才会使问题最小。
蒋小林:语言服务是奥运会的杀毒软件,所以人家讲任何一个奥运会,杀毒软件的第一个是安全保卫,在中国这一块表现得更突出。第二个就是语言服务。第三个是交通问题。在交通方面,有一些城市不存在这些问题,有一些城市存在这些问题。当然北京是存在这些问题的。这三大服务是奥运会最难解决的事情。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参与奥运会服务竞标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些做法,一些准备,改变了奥运会组织者对于怎么来举办奥运会语言服务的观念,和过去传统的模式不一样了,大家都认识到这种工作应该有一个专业的公司去做,去承担,由它统一协调、组织。因为奥组委官员要去判断这个人的水平怎么样,能不能参与某个活动去提供翻译服务,都是很困难的。你让成百上千的奥组委官员一个一个去考核去测试,北京奥组委很多的官员也不是职业翻译出身的,这个人不能承担教官,不能承担一个语种,尤其是一些小的语种的翻译工作。奥组委认识到这样的工作让一个专业公司去做,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