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希的故事成为武汉难以忘却的回忆。 |
八旬老人情落武汉骨灰撒入长江 改革精神让后人敬佩
“百年计”壮志难酬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格里希在任期间执着于保证产品质量,一些员工却认为武柴作为农机骨干企业,其产品在当时的国内市场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格里希大火:“我的目标是国际市场!”。这是中国企业最早苏醒的国际标准意识,这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德国老人在为武柴做“百年计”。
但是1986年11月,格里希苦心经营起来的质量检测体系,因为格里希的离任,立即名存实亡,退休职工陈昌池回忆,格里希走后,厂质检人员虽然还穿着红衣服,但管理权威已名存实亡,武柴产品质量急剧下滑。
1987年,厂里有一批产品质量较差,质检部门认为应该返工。但厂领导觉得用户反正急于求货,无须重来。
1988年4月,洛阳拖拉机厂订购一批柴油机。当武柴将精心挑选的10多台样品送上检验台时,全部被检验为不合格,送上去一台,被丢一台。
1990年上半年,东南亚国家向武柴订购一批产品。质检部门认为,产品质量不行,不能出口。厂领导却说:合同时间快到了,即使是豆腐渣也给我弄出去。结果,第二年,东南亚地区再也不要武柴的产品。
1993年,武柴开始出现亏损,到1998年已经完全破产,职工下岗,资产重组,格里希为之深情奉献的武柴不复存在。
格里希当厂长时,除主抓质量,从严治厂外,还提出“减员增益”的企业改革方案.他说:“武柴如果减掉三分之一的人员,我保证生产效益能跃上一个新的水平,”他提出过减员的办法,即分流一个人出厂,就付给一万元的安置费。但这一改革当时根本就行不通。
格里希早就提出要打破“铁饭碗”,1985年初,他提出结构工资制之时,反对的意见很多,一些老工人说:“我们身强力壮时拿的是低工资,现在老了你却讲按劳取酬,我们想不通。”格里希一卸任,这一工资制度就烟消云散了.
“格里希是一只早叫的洋公鸡”一位资深记者这样说:“他的那一套改革办法与我们今天国有企业推进的改革,方向完全相符,只是早提了一些年,但在那时实施起来阻力重重。”
如今,格里希留在武柴的痕迹,只剩下了3栋职工宿舍,那是他为职工们所谋的福利.老人在任时看见职工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5平方米,他说“我的心在流血”。他拿起笔给中央领导写报告,最终解决了160多户职工的住房问题。
一尊塑像,一个坐标,一座城市的深情守望
2000年6月,年届80高龄的格里希最后一次访问武汉,武汉的变化让他欣喜不已,但是没有人敢告诉他武柴的真相,对武汉眷恋至深的老人向朋友说:我希望死后能把一部分骨灰撒入长江。
格里希几次要提出看看武柴,陪同人员都以在修路等原因婉言挡开话题。人们实不忍这位老人看到破败的武柴而伤心。
这位可敬的德国老人为武柴鞠躬尽瘁,在一个非常时代用他的才智胆略和责任心,把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中国企业成功嫁接,拉开了中国企业界国际化人才管理的序幕。这在我国“引智”工作的历程中,是一个先河,一个里程碑,一个坐标。
格里希治厂精髓是以市场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他反复强调要以国际市场的高标准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武汉名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鑫炎教授说:“格里希当初提出的'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产品名牌制'等建议,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非凡意义。”
正如前总理朱镕基同志给《格里希在武柴》-书的序中写到:“我们应该学习他不图安逸,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忘我地为武柴工作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从细小而关键的事抓起,说到做到,-抓到底的求实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永不满足,-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学习他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勤俭办厂的精神。”
2003年4月17日,格里希在德国米尔豪森市逝世,享年83岁。
2004年,在格里希去世一年后,武柴卖完了全部设备,清厂交地,并按照武汉市的政策安置武柴了原有员工。1984到2004年,仅仅20年时间,惊天动地的辉煌败落的速度不可思议。
2005年4月17日,在他去世两周年忌日,武汉市和德国的杜伊斯堡两市,分别竖立了格里希的两尊铜像。
格里希铜像坐落在武汉市著名的有游人不断来往的汉正街都市工业园。铭文上镌刻着“威尔纳•格里希”。
也许在今天对我们来说,继承他的精神遗产,才是表达我们对这位德国老人的崇敬与缅怀的最好方式……
(注:本文引述部分历史资料)
全国15家主流报网媒体联合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改革开放三十年:那些人,那些事”。这是一个由扬子晚报发起,全国15家主流报网联合推出的大型报道,在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背景下,承担起新闻界应有的使命和责任,联动报道同一主题。今天刊出由楚天都市报采写的《格里希:站在时代风口潮头的“洋厂长”》一文。
联合报道:扬子晚报、新安晚报、辽沈晚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新闻晚报、山西晚报、大河报、楚天都市报、今晚报、齐鲁晚报、新文化报。
楚天都市报独家供稿搜狐网,严禁转载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