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创办lawspirit法律人才网的胡清平向记者说,Lawspirit法律人才网每天会收到上千份的简历,猎头部也会收到很多法律毕业生的咨询电话。
法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为什么会从“热门”变成了“冷门”?对法科毕业生求职状况及心态颇为了解的胡清平向记者表示,这其中既有招生单位、教育环境、法律服务环境等客观因素,也有法律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客观环境造成的就业难四大原因 胡清平说,从客观环境看,原因有:
第一、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的负面影响。
他说,现在全国有600余所高校设立了法学院,每年有近20万的法学毕业生。
第二、法律学位教育与法律实践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第三、法律专业技能继续教育和培训匮乏,国内大的律师事务所和外国律师事务所很少招聘毕业生。
第四、法律低端服务市场不规范,恶性竞争严重。国内中小法律服务机构工作环境差,不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胡清平说,很多毕业生迫于工作起薪低,工作后的年轻律师苦于没有规范的工作、培训环境和长远发展空间,纷纷离开了法律职业生涯。法律专业渐渐“冷”了下来。不难看出,这背后的深层根源并非单纯的法律行业的供大于求,而是法律教育与法律实践的脱节。事实上,通过lawspirit法律人才网的调查统计,高素质的中级律师已经出现前所未有的紧缺局面。
法学毕业生需自省七种心态 从法学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说,胡清平说,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在校学生接触法律实践机会少,没有紧迫感,不知学什么;
第二、对法律实践中将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存在侥幸心理:以考试和深造逃避和拖延面试的尴尬和初期劳动密集型工作;
第三、面试、应聘缺乏经验,因细微之处和准备不足丧失良机;
第四、盲目攀比学历和起薪,没有长远法律职业学习和发展规划;
第五、不懂得“绕道上山”,目标仅局限于传统的“热门”或“高薪”岗位;
第六、因缺乏法律实践机会和独立思考习惯,不能将自己的特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法律需求相结合,并发掘适合自己且有发展空间的法律执业方向;
第七、眼高手低,基本实践技能和执业功底缺失,又缺乏吃苦耐劳和从头做起的精神。
四条建议点拨迷津 基于以上原因,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如何应对呢?胡清平给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增加毕业班学生法律实践课程学分比重,引起学生充分重视。
第二、开展与法律职业培训机构的联合培训项目,让经验丰富的律师教师队伍走入校园,给毕业班的学生提供如下三个层次的培训:基本技能培训、执业技能培训、从业技能培训。
第三、加强法律毕业生实习项目合作,将毕业班学生推荐到有培训设置的律所或法律服务中介机构尽早接触法律实务。
第四、基于当事人资源的原则,启发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制作简历,发送到Law
spirit法律人才网这样的法律专业猎头机构进行备案,并定期更新,实现法律人才的跟踪推荐。
根据市场波动规律,在国家大力调整法律执业继续教育和培训前,法律专业学生报名人数会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然而事实上涉外法律业务在迅速膨胀,有海外学位和背景而无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学生,与经过专业涉外法律业务培训的国内毕业生在机会和待遇上的差距将会明显缩小,法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