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过许多奖之后,我依然,或者说更为高兴这次获奖,很大程度上因为这是在《长恨歌》之后的获奖。”昨天下午在广州鸣泉居,女作家王安忆从“2004年度杰出作家”得主格非,以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王春芙手中接过“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7年度杰出作家”的奖状和奖杯,赢得10万元大奖。
麦家、舒婷、杨键、陈超和徐则臣分别获得年度小说家、年度散文家、年度诗人、年度评论家和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荣誉,各获得2万元奖金。
近三百人见证颁奖礼 “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方圆集团协办。当天到会的著名作家还有余光中、格非、于坚、韩东、林白、东西、王小妮、多多、徐晓、李亚伟、雷平阳、南帆、陈晓明、李敬泽等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几乎全部获奖作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媒体,近三百人见证了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礼。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得主史铁生发来贺信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年一度,会于花城,也算得"修禊事也"。”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到会并致辞。他表示:“转型期的中国,或许一度冷落了文学,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实际见证了文学之于现代中国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现在看来,这个奖的创设,不仅是南方都市报文化理想的一种生动表达,也是南方都市报先人一步地参与到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这一事业之中的实际举措。”
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表示,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诞生于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纯粹文字的敬畏,“我们为自己能够分享到文学世界的优美和力量而骄傲”。
“你们终于注意到了《启蒙时代》” 今年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首次扩展为“华语传媒文学周”,并第一次将六届盛典的全部获奖者聚集到广州。前五届的得主一起为第六届的得主颁奖,现场热闹非常。
在颁发“年度杰出作家”的环节,往届得主史铁生因为身体原因、莫言因为在伊朗访问、贾平凹因为西安市文联换届、韩少功也在海外因签证问题无法来广州出席,他们都给颁奖典礼发来了贺信,表示对王安忆的祝贺,并委托“2004年度杰出作家”得主格非给王安忆颁奖。
“2003年度杰出作家”得主莫言在贺信中称,王安忆是他多年来一直钦佩着的作家。“我是她的一个很认真的读者,一直在追踪着她的创作轨迹,并试图通过读她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她获奖的确是实至名归”。
王安忆表示,获奖让她很高兴,因为在《长恨歌》之后很多人忽视了她别的作品,“现在,你们终于注意到了《启蒙时代》”。
舒婷十多年来破例接受采访 舒婷因为散文集《真水无香》获得2007年度散文家奖。已经十多年不接受媒体采访的舒婷破例接受南方都市报的专访。著名诗人、2003年度散文家奖获得者余光中现场点评舒婷,称他在台湾也看到舒婷的诗歌和散文,赞赏“舒婷长期一个人生活在鼓浪屿是得天独厚的,她的作品有很多风格”。
终审评委代表、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说,“我们参与和见证了这个奖的发展,亲身体会到它之所以成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一直坚持公开、独立、创造的评奖宗旨,主办方不干涉;另一个原因是重建了文学和媒体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希望。”
生态文学致敬作家:于坚 (记者钟刚)昨日上午,华语传媒文学周论坛系列最后两场在广州鸣泉居酒店举行,来自国内的多位评论家、诗人、小说家就公共空间里的文学写作、文学与生态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著名诗人于坚在论坛后获得“生态文学致敬作家”的荣誉,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作家。
昨日的论坛分为“失语与发声:公共空间里的文学写作”和“文学与生态论坛暨生态文学致敬作家颁奖礼”。文学评论家陈晓明表示,写作的公共性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话题,他认为,“文学一直都在关注现实,关注底层和纯文学并不矛盾,以文学的方式介入公共空间也是必要的。”
福建社科院院长、文学评论家南帆则认为,什么是公共空间,这个问题也值得探讨,他表示,有很多学科关注经济、社会问题,必然需要一个学科去关注个人,这才是一个社会的完整结构,“甚至文学在公共讨论的边缘化,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困惑。”
余光中、舒婷、于坚、王小妮等人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诗人多多说,面对动物的被迫害,他能做的就是吃素。多多认为,诗歌不应工具地去呐喊,应从自然地书写开始,抵制反自然、反诗意的东西。
诗人于坚因其“饱含着对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重关注”,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评委会授予了于坚“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生态文学致敬作家”的荣誉。活动协办方贵州凤冈县委书记王贵表示,他们将建立一亩作家茶园,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将向包括于坚在内的15位作家赠送新茶。(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记者田志凌)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