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随身携带的红彤彤的《离职村干部光荣证》,72岁的老村支书廖明华满脸自豪。惠云平/摄
高县,地处川南宜宾。
今年年初起,高县全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200多名离职村干部,陆续从财政上领到数额不等的离职保障金。当地村干部说:“钱不多,心暖和!”
这也是高县近年来探索建立村干部离职保障制度的最新成果。这一制度的破土,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意味着什么?当地干部和群众想些什么?暮春时节,记者走进高县。
“干的硬任务,端的泥饭碗” 离职村干部面临的既有身份转变,也有经济窘迫
坐在记者面前的周科华年逾古稀,47年的村干部生涯,让他言谈举止仍带“村官”派头。他从1957年当村干部,光村支书就干了30年,有18年受到各种表彰。4年前离岗,他又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种地,啥收入也没有。用村里人话来说,“岗位上风风火火,退下来没有颜色(面子)”。
类似周科华这样的离岗村干部,在高县有不少。街谈巷议、冷嘲热讽,让他们很不平衡——“台上十年功,下台一场空”;“辛辛苦苦几十年,还得回家去种田”;“干的是硬任务,端的是泥饭碗”;“在职没奔头,离职没靠头”……
高县有关部门搞过一个调查分析,认为牢骚的背后,反映出离职村干部面临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还有经济的窘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干部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传播者、执行者,是带领农民奔小康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长年在基层,工作很繁杂,报酬标准低、难落实现象确实存在。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村干部即使干得再好,也很难得到提拔或者转为乡镇公务员,离职后经济利益相应失去一定来源,失落在所难免。
“补助钱不多,心头挺暖和” 县财政每年掏55万元,覆盖所有离职“村官”
2004年起,高县县委、县政府开始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老有所养”这个离职村干部最急最盼的问题。
县委、县政府派出干部,在全县19个乡镇开展了离职村干部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补助范围、标准、条件及履行和运作程序。
“全覆盖”是高县离职村干部保障补助的一大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县建制村担任过书记、主任、文书及享受村常职干部待遇的离职村干部,共3200多名,全部纳入范围。县级财政每年拿出预算55万元,建起专项基金;每年拨出20万元,建立村社党员、干部关怀帮扶基金;对遭遇自然灾害、意外突发事件、生病住院的村社党员、干部提供慰问金。县委每年还安排5万多元的县管党费,对村社无固定收入的70岁以上老党员、贫困党员实行定额补助。
这些制度一经公布实施,在高县党员干部及普通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很多老村干部拿着组织上送来的补助金反复摩挲,热泪盈眶。月江镇磨顶村离职村干部李运芬感慨:“离职补助钱不多,却是党的关怀,心头挺暖和!”
“地位提高了,心理平衡了” 老“村官”担当起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矛盾调处员
从18岁起就当村干部的沙河镇高屋村老支书周科华,向记者讲述了离职村干部保障制度出台后的“三大感受”:
感受一:解决了离职村干部的心理不平衡。“我从1957年开始就在村里干,到2004年因病离职,47年,耗尽了青春年华。去年5月镇上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儿子出来当村干部,征求我的意见。我说不行,村干部待遇太低。去年下半年县委出台了村干部离职保障制度的文件,我高兴了,感到党组织还是想着我、惦着我!”
感受二:提高了离职村干部的政治地位。“县上不仅给我们发补助,还给离职村干部颁发了《离职村干部光荣证》,相当于退休证,我说这等于给我们离职村干部发了张政治名片!”
感受三:激励着离职村干部继续发挥余热。“文件出台后,安抚了离职干部的心,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励着离职村干部离职不离党,退岗不褪色,继续在农村尽力。”
县委组织部介绍,村干部离职保障制度实施以来,激发了离职村干部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目前,全县已经有近180名离职村干部主动担起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矛盾纠纷调处员。
“在职有奔头,离职有靠头” 村级换届竞争激烈,3000多人瞄准“村官”岗位
72岁的廖明华坐在自家楼前的竹椅上,满脸祥和。老汉告诉记者,40多年前他开始当庆符镇黄桷村支书那会儿,每个月能挣140个工分,每天只合三四毛钱,哪比得上现在的村干部,每月都有230元的津贴,县里现如今又搞了村干部离职保障,“赶上好时候了,再不好好干对不起党啊。”
老人说这话时,他的儿子、现任村委会主任廖再洪坐在对面仔细听。问他啥感受,廖再洪只说了句:“拼命干吧!”
记者在拥有66个党支部和1664名党员的文江镇了解到,村干部离职保障制度实施以来,村干部岗位成了“香饽饽”。去年全镇村级“两委”换届,31个村有280多名农村能人报名参选,有村民还放弃在外创业打工的收入回村参加竞争。换届后,全镇87名村干部中45岁以下和高中文化以上的占了大多数,农村致富能人及乡土人才达70%以上。
过去,高县每年都有40多名年富力强的村干部提出辞职申请,而近年来,全县没有1名村干部主动申请辞职。去年高县村级换届,全县共有3000多名农村致富能人、2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参加了村干部竞选。
“离职村干部有了待遇,在职村干部也感到在职有奔头,离职有靠头,想当村干部、争当村干部的多了。”高县县委书记古正举说,“能人难选、人才难留,干部难管”一直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离职保障制度犹如冲击波,冲击着这个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村级组织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增强了,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激活了。制度实施近3年,全县有1800多名农村优秀青年主动申请加入党组织,去年新发展了926名党员,82%是致富能手。
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181个县、区,已有98个县初步制定了各有特色的村干部离职保障办法,全省村干部离职保障制度实施计划正在制定中。(郑德刚)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