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分管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至今已有10年时间。现场耳闻目睹了许多的安全生产事故,如今回顾起来,仍历历在目,那些场景,仍让人发抖、痛心和惋惜。
在10年的工作经历中,我的最大感受是:抓安全生产,上上下下都要有责任心才行,相比而言,处于生产一线的职工的心理状态更重要。
处于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整个生产现场的情况,包括硬件、软件,与他们的距离最近,他们对情况也最熟悉。大量的设备,即使是最先进的,也都得由他们去操作、调试、维修和监测。如果说,一项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一旦确定,政府、部门、企业是制定者,一线职工就是安全规章制度、生产技术规程的直接执行者和操作者。从管理的角度讲,一个好的政策完全可以被低劣的执行所毁掉。
某铅锌矿因绞车出现故障停产升井,职工们去吃饭了,负责设备的工人就利用这个时间修理绞车。绞车很快被修好,5名职工吃完午饭后返回井下。当5人进入罐笼后,罐笼便以每秒9米的速度下降,结果造成惨重的坠井事故。事故调查发现,修理工修理完绞车后,不但没有按规定对绞车进行升降测试,就连固定刹车片的销钉也没有安上,导致刹车失灵。就这样,一个人的一时疏忽,瞬间付出血的代价。
某矿3名当班的职工,坐在巷道中由上方塌落下来的一个土堆上休息,班长见后对其厉声训斥,并警告说上边有可能发生冒顶,要求他们迅速离开。班长走后,3名职工不听班长警告,返回来又第二次坐到了土堆上,结果发生大面积冒顶,伤亡惨重。
在笔者接触的几百份事故调查报告档案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考察其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都与一线职工违规操作有关。
不管是何种原因,只要是发生事故,一线职工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大量事实说明,抓安全生产,要抓两头,既要抓“首”更要抓“尾”,两头要齐抓并进。甚至可以说,只有把“末梢”抓好了,让一线职工的感觉灵敏了,安全问题才能解决好。“末梢”灵敏要比多发几个文件、多开几次会议有用得多,也有意义得多。我们不能忘记,职工——也只有职工,才是真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力量。
企业领导,特别是企业中的工会组织,更应该认识到一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力度,切实增强其安全意识。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只有让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牢固了,生产安全才有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