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978年旧报劳模俨然明星 摄影 时报记者 朱元斌 陈文杰 |
看1978年旧报劳模俨然明星 摄影 时报记者 朱元斌 陈文杰 |
看1978年旧报劳模俨然明星 摄影 时报记者 朱元斌 陈文杰 |
30年前的劳模今日安在、境遇如何?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熊佳焰 黄艳 实习生 刘思旻 梁兆鑫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朱元斌 陈文杰
30年前的今天,有53人光荣地当选“广州市劳动模范”,其中多是四五十岁的一线工人,罕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如今,这批“劳模”身在何处,境遇又如何呢?记者寻访发现,在时代变迁中,他们走过了从光荣到隐退、从风光到暗淡的相似轨迹。今天的他们大多已退休,有的日子过得挺滋润,有的则因当年艰苦的工作落下了病根。对于“劳模”这一特殊的光荣称号,他们仍然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回顾自己的人生也有着种种慨叹。有社会学家指出,因为种种现实的原因,劳模的付出与回报有时无法对等。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信息时报推出特别报道,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这批默默奉献过青春与汗水的“老黄牛”特别的关注与关怀。
梁珠老人患上了腰椎病,行动不便,外出要坐轮椅。摄影 时报记者 朱元斌 陈文杰 |
进出高温锅炉中
满身烫疤伴余生
■人物档案
姓名:梁珠
性别:男
年龄:81岁
政治面目:党员
职务:广州造纸厂原动力车间工段长
荣誉:1978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
梁珠老人今年81岁,1954年开始在广州造纸厂工作,曾任动力车间工段长,主要负责车间锅炉的维修保养工作。
高温粉尘是两大伤害
在与老人的谈话中,记者发现,当年他的工作之艰辛远超常人的想象。“我工作的动力车间称得上是造纸厂的‘运行心脏’,一旦锅炉损坏不及时维修,就会造成全厂停电停产。”
每天,当发现锅炉有损坏,梁珠就会第一个披上两层麻袋,慢慢蜷身爬过狭窄的“人孔”,进到锅炉里面。“整个锅炉就是一个大密封罐,‘人孔’是唯一通道,只能容一人爬身而过。因长期在高温、闷热的锅炉工段工作,他的身上留下了不少烫疤。记者注意到,他左脸上有一小块疤,一问,果然是工作中留下的。“那次,锅炉不知为何突然熄了火,我赶紧进去查看,后来鼓风进去时,火舌突然从一个小孔蹿出来,我一时闪避不及给烫到了。”锅炉车间闷热难忍,粉尘满布,“我这一辈子,吃灰尘算是吃饱了。”老人不禁摇摇头。
落下严重的腰椎病
记者去到位于海珠区广纸路14号302的梁珠老人家中时看到,他家房子有60平方米左右,是以前单位分的福利房。同去的广纸职工告诉记者,老人住的小区是老旧的楼梯楼,全部居民都是广纸退休员工。
目前,老人与大儿子、孙女一起居住,老人说,老伴和大媳妇前几年因为患上癌症已过世。因与儿子分灶,每日早、午餐老人都自己亲自下厨,晚餐则由住在附近的女儿打理。81岁的他,除了年纪大有点高血压外,主要还是落下了严重的腰椎病。
“53岁时腰椎累坏了没法工作,只能提早退休。”因腰椎间盘突出,梁珠一直饱受折磨,“1997年、2001年,我动了两次腰椎大手术,植入了钢筋,出院后好了很多,没那么疼了,但现在无论坐、躺,还时常会有疼痛感。”因腿脚不便,平时在家老人都要拄拐走动,每周到对面广纸医院检查身体,得坐轮椅有人陪同,无法时常出外走动。老人说,每天在家呆着虽然烦闷,但也能看看电视消遣。
靠退休金和补助过活
记者了解到,梁珠老人现今大儿子、女儿失业,小儿子今年也面临下岗,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每个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和250元的劳模补助。“动手术花了不少钱,幸亏厂里能报销。”梁珠说,现在自己主要是高血压吃点降压药,“生活没什么大困难,就是看病贵。”老人说,当了劳模后,每逢五一、十一、春节三次大假,厂里都会有人来慰问,并送上1000元的慰问金,“这也或多或少地减轻了一些医药负担。”老人说,他现在最希望的是自己身体安好,不要得什么大病,“不然,自己痛苦不说,也会给失业的子女造成很大困扰。”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