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痛定思痛 革故鼎新 本报讯 (记者 杨木林 张临山通讯员李世秀)一场关于煤炭产业的深刻变革正在临汾市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不同以往的是,这场变革直接从煤矿“病根”下手,剑指煤矿产权体制和管理体制。
以4月中旬临汾市召开的深化煤矿体制改革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动员大会为标志,临汾煤矿体制改革的战役在我省率先打响。
临汾的这次改革,根本之处,是从体制层面寻求突破。从今年年初开始,临汾市委、市政府致力筹划煤炭产业安全高效发展的治本之策,积极探寻煤矿体制改革的方法路径。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论证调查,最终敲定实施方案。
煤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首先从煤矿产权体制上进行改革,引导、鼓励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采取“收购、控股”的形式,整合重组中小煤矿,形成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占主体地位的煤矿产权体制。
其次,从煤矿管理体制上改革,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对中小煤矿进行“租赁、托管”,形成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及其专业公司为主导的生产管理体制。
简言之,中小煤矿或者出让全部或部分产权;或者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只有产权,没有经营权。比较形象的说法是,小煤矿主做起了“太上皇”,只赚钱不管事。
尧都区石凹河煤矿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矿长任冠清告诉记者,石凹河矿现已被徐州矿务集团韩桥煤矿“托管”,双方按照权利、义务、责任分工签订了法律合同。因为起步较早,现已实现了煤矿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水平和安全条件较以前有了大幅提高。
记者从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了解到,目前临汾已有尧都区、洪洞县等8个县市区的61座煤矿完成了相关体制改革。在临汾市市长刘志杰的动员报告中,一句话颇为引人注目——“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又不参与整合重组的煤矿,将坚决予以关闭”。刘志杰称,改革之后,到2010年力争将全市煤矿数量由现在的390座减少到260座以内,减量为1/3。
煤炭之痛,为山西之痛,更是临汾之痛。省内一位煤炭专家称,煤炭,牵一发而动全身,复杂敏感,涉及面广,波及范围大,临汾的煤矿体制改革势必引起某些震动,毕竟,风暴从来都不是平静来临的。专家同时认为,从产业政策上考量,临汾的煤矿体制改革与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完全一致,这是一种责任担当,更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它将为全省乃至全国煤炭产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径。
“开弓没有回头箭,早改早主动,不改没出路,我们终将改革进行到底!”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的一番话,显示出某种坚决和执着,在其身后,是这个城市400多万人民共同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