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半小时》报道:“拥有化肥进口权的中化化肥,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2006年2月,公告显示国际钾肥谈判联盟的领头羊——加拿大PCS公司持有该公司20%的股份,PCS的化肥销售高级副总裁目前是中化化肥控股的非执行董事。
”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中央财政新增20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一系列利好会让国内农民的收入提高吗?
化肥大幅度涨价的现实击垮了这个判断。据央视《新闻半小时》4月份报道,在湖北武汉市江夏区金水二村,2007年种一亩水稻买肥料要91元钱,2008年就得花121元。国家今年每亩农田农资综合直补比去年增长了13元,不算种子和农药的成本上涨,单单是化肥,每亩水稻就要多投入30元。也就是说,所有增加的补贴都会被化肥涨价吃掉了。
按国家规定,化肥从出厂到零售的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7%,也就是说,化肥涨价并没有涨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那么是造成了这次化肥的大幅涨价呢?
在我国,氮肥、磷肥基本上已经是自给自足,但是钾肥的原料——钾盐矿,在我国分布非常少,因此钾肥有70%都要依赖进口。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国钾肥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据统计,2007年10月份,中国白钾港口的交货价为2250元/吨,2008年1月份为3300元/吨,3月份为3600元/吨,4月份为4000元/吨以上。
实际上,我国拥有进口钾肥许可证的企业,在1998年之前,只有中化一家,98年之后,增加了另外一家企业——中国农资集团。三年前,拥有钾肥进口权的名单增加到了10家。
而这十家企业在进口权上也并不平衡。据《经济半小时》引述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界肥料协会前任主席武四海的说法:“为了应对国际钾肥生产厂商的涨价,拥有钾肥进口权的十家国内厂商与加拿大、俄罗斯的钾肥生产商要进行统一谈判,但主谈的企业是中化和中农,谈判的最终价格也始终是一个迷,而且到今天为止,进口钾肥仍然全部都被中化和中农把持,剩余8家企业只能从中化和中农手中再购买。”
据了解,中化集团的子公司中化化肥,拥有化肥进口权。据中化化肥(0297.HK)日前公布2007年业绩透露,此间中化化肥共实现净利润6.63亿港元,营业额升39.34%至294.37亿港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杜克平也对媒体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2008-2010年整体业绩增长不低于20%,毛利率维持于7%-10%。
按武四海的说法:“一个是对国外资源的垄断,同时对国内销售整体上的垄断,包括价位,他拿着资源了,他能左右价位,造成了巨额的垄断利润。”这意味着,公共财政对农民的补贴,因为化肥价格的上涨,实际上被有化肥原料进口权利的厂商“鲸吞”了。
又据《经济半小时》报道:“拥有化肥进口权的中化化肥,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2006年2月,公告显示国际钾肥谈判联盟的领头羊——加拿大PCS公司持有该公司20%的股份,PCS的化肥销售高级副总裁目前是中化化肥控股的非执行董事,也就是说,一直在和我国谈判的对手,居然就是我国最大的钾肥进口公司的大股东之一。”
有人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位于化肥行业上游的钾肥价格的暴涨,使得控制着钾肥进口与分销环节的某些企业集团会不会与外资实力勾结起来,成了此轮涨价的推动者和既得利益者呢?
也有人会问,中化集团旗下拥有多个在香港或A股上市的子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体,必然要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遵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逻辑。那么,让中化作为中央企业在保障农资价格与其逐利本能之间又将何去何从?
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COO李秋兵曾经向媒体解释,国内钾肥价格上涨,其根本原因是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快速上扬。中国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自然受到国际市场快速上涨的影响。李秋兵认为,钾肥价格攀升已经是市场反应,不是国内某个企业垄断所致,更不可能是与国外供应商勾结所致。比如,现在国内有10家拥有钾肥进口权的企业,大家都可以拿货,不存在垄断。
“市场”是个筐,啥也可以装,但不应忘记,中化集团等作为中央企业,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全肥种、产供销一体化运作的化肥企业,还拥有覆盖全国80%以上耕地的强大分销网络。作为国家队的央企,中化集团除了在应有的商业逻辑之外,是不是还要考虑其承担着国家赋予的保障国家农业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殊使命呢?
目前,钾肥价格上升幅度过大,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成本,关乎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相关政策的落实。实行严格的限价措施,使得中化等有少数有进口权的公司在国内市场上钾肥的销售价格保持较低水平,降低进口成本,防止“利用外资”变成“被外资利用”或许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