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在北川有不少人在颓垣败瓦中寻找自己的亲人。 |
仍未与妻儿取得联系的张刚面容憔悴,他已经订了今天下午的航班回家寻找至亲。 |
文/图 本报记者 魏丽娜
昨天中午,张刚已经收拾好回家的东西,等订好机票后马上就走。因为成都机场仍单向封闭,张刚只好守着电视和网络以了解最新消息。张刚的岳父岳母、妻子和4岁的儿子住在绵竹市汉旺镇,与震中只有一山之隔,地震发生至今,他们仍无音讯。
寻亲·广州
失去联络亲人:妻子、4岁的儿子、岳父岳母
亲人地址: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天池集团公司家属楼6栋1单元6楼12号
家里电话:0838-6306901
手机:15883604841
地震后
与妻儿岳父母失去联络
“无论如何,只要有航班,我马上飞回去。
5月12日晚上10时多,回到家里的张刚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到岳父岳母和妻儿所在的绵竹市也在震中范围,成都的朋友随后打来电话告诉他,这次地震很厉害,房子都在晃。张刚马上给四川老家的亲人打去电话,父母家在四川眉山,那里虽然受到地震波及,但通讯畅通,房子上的瓦片都掉了,现在父母住在户外。“人没有受伤就好。”他说。
但是地震后,张刚与妻儿失去了任何联络,“绵竹市离震中30多公里,妻子所在的汉旺镇离震中只有一山之隔,几乎就在震中。”张刚引用报纸的报道说,“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公司死亡人数超过60人,500余人生死未明。”这说明汉旺镇的情况很严重,张刚心情非常着急。整整一个晚上,张刚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固定电话和手机换着打。虽然知道震中通讯中断,但他仍旧不停地拨打电话,他心存一丝希望,“或许突然(通讯)好了,就接通了”。
等待中
每分每秒都是如此漫长
张刚和妻子6年前一起来到广州,在信息时报社工作。2005年9月,妻子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回老家和退休的父母住在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夫妻俩一直两地分居。
昨天,报社的领导告诉张刚,只要地震灾区道路打通,他可以随时回家,同事和朋友也不时打电话表示关心。昨天中午,单位领导通知已到达绵竹市的两名前方记者暂时放下采访工作,帮张刚找寻亲人。通过前方记者,张刚和绵竹市的一位市民取得联系,想让这位市民带记者去汉旺镇张刚妻子的住所,但是“电话断断续续,听不清楚”。
“他们家住的房子楼龄很长,还临着一条小河”,张刚没有继续说下去,他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只见他背过身去抽泣。许久,张刚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之前几乎每天都打电话、发短信,上周日晚上他还和妻子通了电话。他们的儿子今年4岁,叫张博尧。张刚说,地震时儿子应该在幼儿园,“幼儿园一共4楼,儿子上小班是在2楼……”与妻儿失去联络后,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特别漫长,更痛苦的是,除了等待,张刚感到无能为力。
记者在截稿前得到最新消息,张刚和在绵竹市的妻子的大哥取得了联系,得知岳父家那栋楼和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没有倒塌,但目前仍未知家人下落。张刚预订了今天下午2时飞往成都的航班。“不知道能不能走成。”张刚担心地说。
采访手记
劝慰的语言如此苍白
张刚是我以前的同事,我们以前经常在办公室遇到,并不太熟,直到昨天我才知道他是四川人。在很多同事的印象中,张刚是个不温不火的人,永远和和气气。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不停地安慰他:“人会跑到安全的地方,肯定没事,别担心。”可是,说的人和听的人都清楚,这时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没有任何说服力。地震发生后,张刚与妻儿失去联络,心里一会想的是最好的结果,一会又把情况想得很糟糕,两种感情交替出现,对他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在采访中,张刚几次落泪,背过脸擦眼泪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无比悲痛。祝福张刚的亲人一切平安。
(魏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