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5月27日电(记者陈黎明)71岁的丁仁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高干病房里睡得很安详。每天都有穿着黄衬衫的志愿者来陪她聊天,老人的脸上偶尔有了笑容。老人从四川灾区来,左尺胫骨骨折。
目前,湖南共有11家医院接收救治507名来自地震灾区的伤员。记者在其中一家医院观察了3个小时,记录下这里的一些朴素瞬间。
特殊的会诊 屏幕上每换上一位病人的CT片,79岁的骨科老专家孙材江就戴上老花镜,穿过一排长长的桌子,仔细观察后再回到座位,听主治医生介绍病人病情。
47位病人,孙教授走了47趟。
5月25日上午九时开始,湘雅附二医院的50名权威专家、教授及科室负责人一起为从四川灾区转来的47名伤病人员会诊。“这算得上医院历史上规格最高的一次特殊会诊。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亲自坐镇,几名退休多年的骨科、心理学科教授也都被请了来。”医院副院长方加胜介绍。
病人们24日下午1时左右到达医院。由于安排在医院的病人大都年龄较大,下午孙材江、罗季安、李贺君等老专家就去查看了每位患者的伤情。与此同时,医院放射科的全部工作人员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47名病人的CT、B超检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常规检查结果就全部送到了各位主治医生手里,也为上午专家们会诊提供第一手材料。
“最好的环境、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疗队伍。”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这样承诺。5月27日上午,医院又顺利从学校“借”了3名医学界的院士,再次为病情较重的病人的治疗方案组织会诊。
10岁的志愿者 25日8时,10岁的谢创捧着50支康乃馨来到湘雅附二医院十四病室门外。花是想送给住在这里的灾区伤员们。
因为怕打扰病人休息,医院里此前制定了制度,请当地市民不要随意来探望。于是,谢创在门外等了3小时。记者发现了他,帮着求情,又请来医院副院长“帮忙”,谢创这才被“批准”入内。
5月23日,感冒发烧的谢创被妈妈带到医院看病,他看到了医院门口贴了通知招募志愿者为灾区病人服务,就让妈妈陪他去报名。因为年纪太小了,谢创没能如愿。于是,他又拿出过春节时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去买了花。当医院副院长方加胜告诉他,这里有两个陪同父母来治病的小朋友,他有空的话可以来陪他们玩儿。孩子脸上立刻有了憋也憋不住的喜悦。
据医院党委书记刘伏友讲,医院23日上午贴出招募志愿者通知,一天时间不到就找到了上千名志愿者,有医院职工,有学生,也退休人员,也有中层干部。
还有一位“走了后门”的特殊志愿者,是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25日上午,他抽空当半天志愿者。在丁仁珍的病房里,他和老人聊老人看过的电视剧,很投机。“有什么困难就找我,就打这个电话。”李健郑重地给老人留下家里电话、手机号码。
千里外有家 “血脉相连川湘情,千里亲缘一家亲!从今天开始,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将在自己的家里接受最好的治疗和护理,这里的三千多名医务人员,都是你们的兄弟姐妹。”与其他46名病人一样,55岁的刘泽华也收到了医院院长尹邦良亲自发放的500元生活慰问金。旁边的志愿者为他念着医院写来的慰问信,泪水模糊了刘泽华的眼睛,他在这次地震中已失去了家里所有的亲人。
“我们做所有我们能想到的一切!”医院党委副书记陈进伟说。当病人们刚住进病房时,发现医护人员不仅为他们准备好了毛巾、牙刷牙膏洗发水,还准备了崭新的袜子、内裤。为了让他们能尽快与千里之外的亲人联系,床头柜上已摆上了又给两张IC电话卡。
陈进伟说,医院还给每位病人都安排了“一对一”心理帮扶者。哪些病人家里有什么困难?哪些已经出现了心理危机症状?就在病人们刚到医院的第一天里,这些“一对一”帮扶人员已经为每位病人建立了初步档案,等待医院去一一落实办妥。
“多难兴邦!”“我们是一家人!”一位陪同病人的家属说,这几天,无论在哪里,都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