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新图片

给灾区群众家的温暖

  资料图片:这是5月24日,在地震灾区什邡市红白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帐篷外,一位小朋友和参加抗震救灾的两位解放军战士“互动”。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新华网成都5月27日电(记者南辰、任力波、傅丕毅)几天来,新华社记者在北川、都江堰等地震灾区一线采访,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灾区群众正在全国之力的援助下,一点一滴地逐步积累起家的温暖。


  24日下午,在北川擂鼓镇的物资分发点,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向群众分发炒菜锅。25日中午,记者在北川曲山镇上看到,很多人已经开始在用崭新的铁锅炒菜做饭,蓝色的救灾帐篷或残存的民居外,阵阵炊烟、菜香扑鼻而来。

  在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有一家正在用新领的铁锅炒菜。当记者问那些青菜是不是救助点发放的时,他们自豪地说:“自家地里种的。”随后,记者翻过一条山沟,来到半山腰的一户灾区群众家。在那里,一位老大爷正在刷洗着一块腊肉。“你们别走,留下来,就在我家吃饭吧!”这家的女主人热情地对记者招呼着,仿佛他们家没有遭受打击,仿佛他们家食品充裕。听了这让记者略微感到意外的话,看着他们脸上朴实的笑容和背后墙都开裂的“家”,记者的内心被深深打动了。的确,地震可以破坏他们的房屋,夺走他们的亲人,但却无法阻止他们从内心深处守望和恢复家的温暖。

  资料图片:5月25日,宝山村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在帐篷中。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受灾群众安置点目前有90多顶帐篷,容纳了800多名受灾群众。这里的解放军官兵、民兵和志愿者竭尽所能,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帐篷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灾区人民仍然乐观地面对每一天。新华社记者任勇 摄

  家,一个普通又神圣的字眼。在地震灾区,家的要素被简化到最低限度:一顶帐篷可以是家,一处残房可以是家,甚至在露天的空场上,彩条布之下的空间也可以成为家。

  在震区群众的家里,喝上热水、吃上热饭、睡上床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安置,更需要灾民自己在内心深处能积极守望和恢复家的温暖。到今天为止,地震发生已经半个月了。可要想真正重建家园,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春夏秋冬、酷热严寒、风风雨雨的考验。

  也许,一些灾区群众要远离祖祖辈辈守望的故里,也许,一些灾区群众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下,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家的温暖却是他们永远不会失去的。

  资料图片:5月24日清晨,在四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人们清洗衣物。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25日,在北川的擂鼓镇,记者停车问路时遇到一群灾区的小学生,吸引记者视线的是他们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崭新的小书包,那与他们身上的脏衣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他们脖子上挂着的灾区证件,我们想,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可能来自那些捐赠的新书包吧。

  过几天,“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这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人民面对的第一个节日。记者相信,来自全国人民的无私捐赠,来自全国人民的颗颗爱心,一定会在灾区“栽种”出更多孩子的笑脸,从而给更多灾区人民带去家的温暖。

  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公安消防特勤成为抗震救援中出动最快、战场最艰险、救援人员最多、救出生还者最多的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到5月22日,公安专业力量在废墟中挽救了1700多人的生命,转移和解救群众5.2万多人。

  约翰在网络上转载了很多媒体发表的中国地震纪实,呼吁全世界人民都来捐助中国受灾民众,他给所有的中外朋友发了邮件,请求大家共同呼吁。他说:“既然不能像媒体那样工作,那么就去做援助吧,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为中国感动。”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