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一名小女孩在洗手消毒 |
一名施工人员在都江堰建设过渡安置房 |
余震、疫情、孤儿、善款,如何解读
地震善后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处理引起社会公众高度关注
唐家山抢险
取得重大进展
新华社成都5月27日电(记者 姚润丰 杨三军)经过8台挖掘机、7台推土机共15台机械26日夜间通宵施工,到27日凌晨,唐家山堰塞体作业面已比原垭口控制高程下降3至4米,形成20至30米宽、40至50米长的工作面。
27日8时,唐家山堰塞湖水位高程727.02米,较26日8时上涨1.82米,水面距堰塞湖堰顶垭口23.18米,坝前水深60.37米。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地27日又空运吊入大型施工设备14台,加上26日已吊入的15台,总数已经达29台。经过广大武警官兵连续奋战、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到27日17时30分,堰顶第二、三、四控制段已相继进场开工,其中第二控制段(750米高程)已下挖2米。两天来,共完成工程开挖总量2万立方米。
经过水利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研究,确定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设备和炸药的使用原则为:挖爆结合,先挖后爆,平挖深爆,以爆助挖。
此外,属高危险情的另一处堰塞湖,即安县肖家桥堰塞湖的应急除险方案已完成设计,计划派100名施工人员参与作业。目前,已有20多名施工人员、2台推土机赶赴现场开始施工。
根据风险评估报告,水利部前方领导小组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重点做好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的同时,抓紧做好其他堰塞湖的处置工作,目前已制定了四川省堰塞湖排险工程总体方案。
汶川大地震后,受灾群众的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正紧锣密鼓地紧张进行。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地震善后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处理保持高度关注。
目前,灾区疫情控制进展如何、不断发生的余震将持续多久、孤儿收养何时启动……
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诸多热点,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也迅速进行了权威追寻。
余震频发:
“有感余震可能持续1至2个月”
焦点关注:
截至26日12时,汶川地震主震区共监测到4级以上余震182次;25日青川县发生的6.4级余震,造成多人死亡,近千人受伤;27日16时多,四川青川县、陕西宁强县再次发生5级以上余震……面对种种严峻事实,震情还将持续多久?
权威判断:
来自中国地震局的分析表明,目前余震带的总体分布大致是北东走向,长度约300公里,余震从南到北大致分为3段,南段是汶川一带,活动最强,北段是青川一带,中段是北川一带。
“余震衰减较慢”已成为这次地震震情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地震局权威人士表示:“总体认为,再次发生与主震同样震级大小的余震可能性不大。”“但有震感的余震可能持续1至2个月。”
疫情风险:
“防止大规模传染病流行把握较大”
焦点关注:
大灾之后须严防大疫。经历如此重大的灾情,究竟有哪些疫病可能?现有措施能否实施有效防控、封堵?当前存在哪些风险?
严峻形势:
医学研究和相关经验表明,灾后可能发生流行和重点控制的疾病主要是当地既往已经存在的疾病。包括:经水和食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经昆虫叮咬的传染病如疟疾、乙型脑炎;因人群聚集、居住拥挤造成的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疾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脑、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红眼病和肺结核等。
疫情判断:
卫生部权威人士2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目前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防止灾区发生大规模传染病流行的把握是比较大的。”但他同时表示,随着夏季的来临,传染病的挑战会不断出现,需要严阵以待。
孤儿收养:
“待灾情稳定后,方能适时启动”
焦点关注:
地震灾害造成相当部分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其中,众多孤儿的命运尤其牵动人心。目前,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强烈认养愿望,但地震孤儿收养登记工作尚未启动。
救助进展:
权威人士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的有关救助政策,因灾造成的孤儿、孤老、孤残人员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受灾的原“三孤”人员补足到每人每月600元,补助期限三个月。
据悉,目前四川灾区民政部门已经采取了福利机构集中收养和其他就近、就便方式,对这些儿童进行了妥善的临时安置。同时,积极为这些孩子寻找家人。
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是,目前每天都有儿童被父母或亲属认领。根据民政部提供的情况:22日,绵阳市孤儿和暂时无人认领的儿童计1697名,经过寻亲和认领后,23日减少至494名。灾后绵阳市社会福利院临时安置孤儿和暂时查找不到家人的儿童最多达27名,经认领,目前只有3名。
权威提醒:
迄今为止,四川省民政部门并没有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开展收养孤儿的登记服务工作。
“地震孤儿的家庭收养应在灾情基本稳定、孤儿身份确认后,依法有序办理。”
善款善用:
“决不允许‘跑、冒、挪、贪’”
焦点关注:
南北共此危情,天地同献爱心。面对社会各界的大量捐款捐物,如何保证拳拳爱心用于灾区受到广泛关注。捐赠款物的监督管理尤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最新进展:
截至27日12时,中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327.22亿元。捐款数额等创下历史之最。
民政部中央财政汇缴专户到账捐款16.99亿元。在严格核实确认的基础上,已向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紧急下拨第一笔救灾捐款12.4亿元。
全国红十字系统已陆续向灾区提供了价值14.33亿元的救灾援助。
监督举措:
为防止捐赠、救灾款物出现“跑、冒、挪、贪”,将其真正用于灾区、用于受灾群众,有关各方已迅速行动,采取多种举措。
——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和审计署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管。堵塞管理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漏洞。
——民政部要求各地加强捐赠款的拨付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捐赠者意愿拨付使用,切实提高捐款使用效率,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和捐赠人反馈使用情况。
——审计署表示,将通过审计,全面掌握财政专项拨款和海内外捐赠款物的实际情况;救灾款物是否及时拨付到位,是否存在滞留、截留、转移挪用等问题……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