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抗震救灾中,有多少“流行语”就有多少故事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流传出一些“流行语”,而且,每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感慨的故事。

  “最美警察”——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蒋敏,忍着在震中失去母亲、女儿等10位亲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坚守岗位,认真履行使命,尽职尽责地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其中有一次晕倒在救灾现场,因此被称为“最美警察”。

“最美警察”的故事传递出坚守和奉献精神。

  “警察妈妈”——江油县公安局年轻女民警蒋小娟,将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狠心”交给母亲,毅然走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并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灾区孤儿,展现出了一位世界上胸怀最宽广、心底最博大无私的母亲情怀,因此被喻为是“警察妈妈”。“警察妈妈”的故事传递出母爱、大爱精神。

  “敬礼娃娃”——地震发生后,有一张令许多人心灵受到冲击的照片: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灾区一片四周仍在冒烟的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的幼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因此被称为“敬礼娃娃”。这个只有3岁的孩子名叫郎铮,是北川县曲山幼儿园的小朋友。23日,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医院看望了小郎铮,称赞他“坚强、勇敢”,他又同样给温总理敬了个礼。“敬礼娃娃”传递出坚强、勇敢和感恩精神。

  “夹缝男孩”——一个男孩从废墟里的夹缝中露出疲惫的脸庞,另一个男孩站在旁边,为他举着输液的袋子,在他们身后,救援人员正在紧张施救……这是地震发生以后,在网络上流传最早、最广的图片之一,夹缝中这位男孩的坚强,以及他和同伴间的兄弟情深,感动并激励了无数中国人。他就是北川高一二班的廖波,被称为是“夹缝男孩”。“夹缝男孩”的故事告诉我们,地震中生命奇迹随处存在,但有时候救援工作也是非常困难和艰难的……

  但是,同样是这次地震中“缔造”的流行语,有些却不能和以上这些同日而语,它们带给人的是“另类”故事和异样的感觉,甚至是愤懑。比如“先跑老师”——说的是从北大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的教师范美忠的“故事”。范美忠不但在地震发生后只顾自己逃生,不管学生死活,而且后来还在博客中鼓吹自己的“观点”,说什么“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受到众多网友的批评。再比如“最牛官腔”——说的是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同凯的“故事”。张同凯被埋76小时,在救援队到来时,他喊叫:“救救我,我是张书记!”最后获救,因此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官腔”。

(责任编辑:李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