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绵竹5月29日电 特写:“帐篷社区”的一夜
新华社记者任珂 海明威
28日晚上6点,安置点的厨房前排满了等待开饭的人群。今晚供应四季豆烧猪肉和棒子骨炖冬瓜汤。
随着厨房主管李新平的一声令下,住在绵竹市二号立交桥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开始了他们在这里度过的又一个夜晚。
这个安置点共住着1200多名受灾群众,来自清平、汉旺、天池和金花等四个地震重灾区。地震后5天内,这块60亩的土地,从一片良田变为一个拥有280多顶帐篷,以及卫生间、洗漱点、澡堂、厨房和医疗点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安置点。在这里,受灾群众各尽其能,在灾难过后,凝聚成一个生动的生活共同体。
一顶帐篷正中,两箱矿泉水拼在一起,再在上面放一块木版,就成了74岁的杨发林一家的“餐桌”。他和他的二女儿、女婿以及外孙正围着“餐桌”吃饭。杨发林家来自天池乡,他的老伴儿、小女儿和小外孙在地震中遇难。杨发林后悔地震时老伴儿为何在干农活,也感叹家乡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秃山。
“我很恋家,想回去看看,但现在没法回去。”杨发林说。而他的邻居谢昌富在担心未来的生活,说以后若不能在山区生活,还要学习平原地区的农活,这对于50多岁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事。
两台电视机放在安置点主干道两侧,每台前都站了三四十人。电视里全是关于这次地震的新闻。刚刚吃过饭的80岁老太太刘至凤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抗震救灾直播节目。
“每天都要看这个。自己受灾了,也要关心别人。”刘老太太也来自天池乡,解放军用直升机把她从山区救了出来。她说她最喜欢看到别人给灾区捐献了多少钱和物资的新闻。
安置点里,各种人群在活动。受灾群众自发在各处喷洒消毒液,有的背着背篓捡垃圾,有的帮货车卸载物资。志愿者们将救灾物资送到帐篷里。人群中还有一批人带着红色袖套,上面写着“共产党员服务队”。他们在安置点维持秩序,为群众排忧解难。
人们在安置点内散步休闲。他们说得最多的,还是自己死里逃生的经历。饭后不久,30多岁的付之荣就迫不及待地到过渡房建设工地看规划图和已经建好框架的房子。在人群中,爱唱歌的张杨惠,创作了几首山歌,歌颂党中央、解放军和志愿者。
安置点住着90多名14岁以下的儿童。晚饭后,一群孩子以帐篷为掩体,分拨捉迷藏。而13岁的杨健在与同伴互相抛掷志愿者送给他的一个排球。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时候可以读书,”读初一的杨健说。灾后,他的学校一直没有复课。对于现在的生活,他最期盼的是每晚的露天电影。不一会儿,天黑了,战争题材影片《犬王》开始在一块空地上放映,吸引了四五百人观看。
晚上8点,安置点的广播响起,说志愿者带来投影仪,为孩子们播放动画片。刹那间,孩子们立刻从四周跑来,席地而坐,屏幕前不时传出清澈的笑声。
“他们的心态比我们想像的要好,”一位不愿留名的志愿者说,“但在快乐的表面下,有的孩子还是会在睡梦中惊醒。”
转眼间10点已过,电影和动画片都结束了,人们纷纷回到了帐篷中,而在安置点入口处,一个小卖部还在营业。来自德阳的陈虎和妻子黄敏,在地震中损失了自己的小店。在乡下住了几天后,他们来到这里开了这个小卖部。小卖部只有8平方米大,建在一个搭着防水布的铁架子里。店里卖的日用品,价钱跟超市里一样便宜。
“我们受灾了,国家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我们不能什么都靠国家,什么都伸手向国家要,还是要自力更生。”34岁的陈虎说。
11点过,在旁边工地上干活儿的工人们下班了。厨师杨明贵为他们加热了饭菜。杨明贵说,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重建家园。绵竹中医院的医生张璠也在帐篷里睡下了,不过他随时准备着接待急诊病人。他太累了,28日一天,这个站点大约接待了150个病人。
夜已深,安置点一片宁静,几个军人在巡逻维持治安。运载建材的货车喧闹着驶过,开向建筑工地。等一个月后安置房建成,安置点的人会陆续入住。到那时候,“帐篷社区”的“居民”将在新的地方,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