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可莅 唐山市卫生局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指导专家 |
范印舫 唐山大地震时任唐山市卫生防疫站宣传科科长 |
灾区防疫至少要连续搞3年
■采访对象:吕可莅 唐山市卫生局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指导专家
■采访对象:范印舫 唐山大地震时任唐山市卫生防疫站宣传科科长
■采访对象:胡玉洲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
本报记者张剑英 闫漪
从5月12日到5月30日,半个多月过去了。四川震区高温潮湿,还有大量尚未来得及清理的遇难者遗体、蚊蝇、老鼠……
当灾区群众躲过地震的威胁后,“死神”的影子——— 疫病随时打算乘虚而入,随时要击垮死里逃生、惊魂未定的幸存者。
作为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和阻断疫情的实践者们,回忆起当年那场“人瘟之战”,仍感惊心动魄。为了赶走狰狞的死神,他们与“瘟疫”展开了生死较量。
■“渴急”也别“渴不择饮”
唐山大地震震毁了供排水系统,下水道堵塞、粪便到处堆积,污水渗漏,水质严重恶化。据当时卫生防疫部门和自来水公司水质检验部门对饮用水源进行化验的结果,含菌量严重超标,其中大肠杆菌超标几十、几百、成千上万倍。震后由于天气高温,死里逃生的人们变得“渴不择饮”。“那时,水比金子都贵!没有水源,人们干渴的不得不喝雨水、泥坑水,甚至下水道、澡池子、游泳池里的水也被喝干了。”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胡玉洲形容当时的人们“渴急了”。
面对“渴急了”的受灾群众,抗震指挥者们迅速采取措施。
吕可莅是国家卫生部外聘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评委,当年曾全程参与唐山大地震卫生防疫工作,现任唐山市卫生局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指导专家。据吕可莅回忆,震后的饮水主要采取就地取水与消毒处理两种方式。
震后10天,周围农村的送水车用罐子把水运到唐山,这些水是从深水井里打出来的,符合饮用条件。与此同时,唐山市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前来支援的抗震救灾人员加紧临时管网的铺设,让部分区域先实现供水。“自来水净化消毒工作必不可少,防疫人员加氯比平日加大了用量;国家卫生部下发的净水剂和消毒药片也通过医疗队医务人员向受灾群众发放,这些措施对预防肠道传染病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吕可莅说。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群众同样面临饮水难问题。吕可莅建议卫生防疫人员要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群众宣传不要随意喝震区的地下水。无论喝什么水,都要烧开以后再饮用。
■迅速杀灭疾病传染源
“个头惊人的灰色麻苍蝇和红头绿苍蝇附着在尸体上,隐藏在垃圾堆里,人一过惊起黑压压一片。”胡玉洲把当时形容为不是人间能看到的情景。困乏急了的人们毫无顾忌地任由苍蝇、蚊虫蚕食,病菌也随之向受灾群众逼近。
在吕可莅的记忆中,当时防疫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对多个观察点的测算结果显示,每平方米垃圾污物堆集处,苍蝇密集度竟高达三百到五百只。据唐山相关资料记载,震后第三四天就发生了肠炎和痢疾,一周左右达到了高峰。市区患病率达到10%到20%,农村高达20%到30%。“为扑灭疫情,1976年8月2日,抗震救灾指挥部特别成立防疫领导小组。”据吕可莅回忆,8月初,唐山上空开始出现了喷洒灭虫药的超低空飞行的飞机,飞机每周一次、每次出动4架,对唐山市及附近地区普遍喷洒了低毒有机磷类药物杀灭蚊蝇。与此同时,防疫人员带领广大群众展开了地面消杀和扑杀。经过数天消杀后,苍蝇蚊子变成了稀罕物,强大的效果甚至持续了好几年。
吕可莅说:“汶川地震灾区地处山区,受灾面积大,除蚊蝇问题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出现的老鼠肆虐,灭鼠要提上日程。”
■自力更生解决熟食问题
在食品上,吕可莅提出了一条适用四川汶川灾区的唐山经验。“捐赠食品时应多捐干燥食品和野战食品,如饼干、罐头和压缩食品等,防止食品发霉变质。”
吕可莅说,唐山地震后能够迅速自力更生,除各地捐赠食品外,其中还有一个救灾的亮点。“外地防疫队员中,黑龙江防疫队来时带的装备是最全的,除帐篷、工具、药物之外,甚至带了发电机和保存疫苗用的冰箱,成了事后卫生部总结援救经验的亮点。”
当时唐山有多座冷冻厂,冷冻着好几千吨猪肉等食品,解放军竭尽全力清理这些冷冻食品时发现有近1/3的食品还处于冷冻状态可以食用,可以救命,不容忽视。
此时,黑龙江防疫队的先进设备派上了用场。清理出来的食品均被一一进行检测,检测安全的食品迅速下发给群众,解决食品紧缺难题。“事实证明当时的举措是明智的,就地取材,为人们提供食物保障的同时,又避免了因长期搁置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四川地震灾区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除此之外,吕可莅特别提到,在四川汶川接下来的恢复建设时,被解救出来的灾区群众将自然地重新以家庭为单位,不可能光吃些饼干或面包之类的东西,更需要开火做饭。
为此,吕可莅提醒爱心人士,现在需要向灾区多捐一些炊具和餐具。灾区群众尤其要注意,当顿的饭菜当顿吃,如果吃隔夜或隔天的饭菜,必须要经过彻底加热方可。
■埋尸地坚持做水质分析
不到一分钟时间,唐山大地震就摧毁了这座毫不设防的城市。大部分遇难者遗体暴露在阳光之下。盛夏酷暑,雨水浸泡,尸体迅速腐败。时任唐山市卫生防疫站宣传科科长的范印舫把当时形容为“戴三层口罩也掩盖不了那种难闻的尸臭”。
据范印舫回忆,随着尸臭的迅速蔓延,民间的谣言开始四处散播。“尸体带有死人菌,尸血流入地下会传播疾病,地震幸存者都逃不过大灾后的大疫……”一些恐慌的家长干脆把孩子送往了外地。
为了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唐山组织了清尸专业队伍,在清理废墟的同时进行尸体清理,集中掩埋。对尸体进行整体消毒后,用塑料袋密封,集中掩埋过程中,采取一层白灰一层尸体的掩埋方式。“为彻底做好防疫工作,卫生防疫人员进行了长达3年之久的水质分析、微生物分析。”范印舫说。此后经过长达3年的对尸体掩埋点的监测,防疫人员没有找到伤寒、霍乱、痢疾等传染性病菌。
吕可莅表示,唐山人心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稳定,重要的一点是将各种化验结果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透明化,消除群众对腐烂尸体污染环境的不实猜测。
由于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从1976年大地震到1978年的3年时间里,唐山市的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比之前的年份不升反降,创造了自然灾害史上的一大奇迹。
由于四川地震灾区为山区,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尸体处理不可能实现全部火化处理,吕可莅认为,唐山掩埋尸体的做法,在四川灾区同样适用。
■防疫至少要连续搞3年
震后防疫,范印舫认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震区夏天怕霍乱,冬季怕鼠疫。“震区需推行‘疫点拔源’,对疾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早布控,在曾经的疫病流行区域重点搞疫点,提早预防。”“震后防疫贵在坚持。防疫过程中要通过疫苗接种等方式增强群众的抗体,以唐山的经验,震后防疫至少要连续搞3年。”范印舫说,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非常重要。从1977年初开始,范印舫组织制作了卫生电影幻灯片,在全市定期进行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群众自我防疫得到提高。
四川地震灾区地处山区,应该生长有野生药材。对此,范印舫特别提议,在各方捐物送药的同时,灾区群众及相关专业人员可就地采集药材,不仅能提高效果还能节省国家开支。“武装灾区群众精神面貌非常重要,此刻各方救援只能暂时缓解灾区群众的生活困境,从长久来说,重建家园还要靠灾区群众自己的双手。”范印舫说,唐山经验最重要的是“唐山精神”,灾区群众应重振精神,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