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记活跃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的志愿者大军

  5月22日,两位绵阳的志愿者在悉心照顾来自北川灾区的蒋桂芳老人。志愿者们为老人洗脸、擦手、掏耳朵、剪指甲,无微不至,亲同祖孙。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设立的受灾群众接待安置中心,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者用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并以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抚慰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新华视点:他们,都有一颗明亮的心——记活跃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的志愿者大军

  新华网成都5月30日电 题:他们,都有一颗明亮的心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是抗震救灾大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统一的制服和标志,但在废墟上,在公路旁,在医院里,在任何与受灾群众有关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没有统一的指挥,但都在埋头默默做着相同的事情——帮助受灾群众。

  他们,就是活跃在地震灾区的约2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

  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志愿者行动。很多志愿者没有留下姓名,但都有一颗明亮的心,让世界通过他们对中国有了崭新的认识。

  他们,是普通中国百姓的代表

  5月19日,一块写有“感谢志愿者”的木牌被竖在路中央的隔离带上。绵竹地震灾区部分受灾群众自发在路边竖起“感谢牌”,表达对各界援救的感激。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每天,灾区都传播着志愿者的动人故事,面对他们,每个记者都会痛感自己表达能力的贫乏。

  20日凌晨,被废墟掩埋7天半的幸存者马元江在汶川映秀镇被成功救出。人们惊奇地发现,对创造这一生命奇迹起了关键作用的,是一个20岁的志愿者尹春龙。

  这个来自四川资阳的小伙子,只身钻进废墟下,花了40个钟头,顶着余震的危险和强烈的尸臭,用简单的工具打出一条8米长的生命通道,为消防部队营救幸存者突破了最艰难的障碍。

  身材瘦小、有些腼腆的尹春龙似乎没有任何超常之处。而就是无数这样的“小人物”,完成了一项项常人难以想像的壮举。

  宋志永,河北唐山一位普通农民。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他就赶往灾区救人。他从北京辗转郑州、西安,一路打的来到了重灾区北川县,仅出租车费就花掉了近5000元。一天之内,他在北川中学挖出了十几个孩子。

  更多的志愿者在灾区各个角落从事着默默无闻的救援工作。57岁的赵俊方从河南千里迢迢赶来在四川平武县南坝镇,主要工作就是帮部队炊事班做饭。他说:“虽然没在一线救人,做饭让战士吃好,也是为灾区做贡献。”

  在绵阳集中安置受灾群众的九洲体育馆一角,南京志愿者王宇诚带着十几个孩子做游戏,教他们“深呼吸,面带微笑和旁边的人握手”。他希望帮这些受到灾难惊吓的孩子重新找回勇气。

  穿着各式服装,操着各种口音,志愿者昼夜兼程,从天南地北自发来到灾区。这是一支不穿军装的救援“部队”。他们有的带来了工程机械,有的带来了食品药品,更多的带来了一双劳动的手和一颗赤诚之心。也许每个志愿者所起的作用是微小的,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绝大多数志愿者,都是平日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而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每个人都演绎着一段传奇。所有志愿者的传奇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感天动地的“中国传奇”。

  在震区之外的全国各地,还有难以计数的人们,正在以各种方式为抗震救灾出力。众多无法赶往灾区第一线的人,纷纷捐钱、献血、抢运救援物资、护理从灾区转运出的伤员。

  广州越秀区一位身患残疾的乞丐,匍匐来到捐款箱前,把身上仅有的30多元钱全放进去。他的义举被拍摄上网,成为热帖,不少人看了流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博爱精神迸发出来。这一刻,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志愿者。

  他们,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5月16日,志愿者张微(中)和同伴在四川绵阳九洲体育场帮助灾民寻找家人。新华社记者 焦卫平摄

  22日,在什邡市一个临时医疗点,一名来自吉林的志愿者正在救治伤员。这位中年女医生不愿透露姓名,也婉拒了记者正面拍摄她的请求。她说,她是瞒着女儿跑到灾区来的,她不希望家人为自己担心。

  不为名利,但求尽心,这是许多志愿者的共同特点。“每个志愿者都是活雷锋。”在震区,记者不止一次听到人们这样说。

  志愿者的义举,不仅仅是出于爱心,更代表着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趋于成熟。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指出:“在现代法治国家里,公民意识,代表着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代表着公民对自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成熟的公民意识,意味着公民把自己真正作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国家和社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成都数百名出租车司机自发聚集到震情严重的都江堰,义务运送伤员。

  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北京、上海多名白领职员辞掉工作,自费赶到灾区加入救援队伍。

  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长虹这样知名的大企业,在地震发生9小时内便组织500人的救援队突入北川,成为大型企业救援力量的先行者之一。

  著名作家张抗抗评论道:“这次灾情发生后,政府在第一时间把真实的信息公开,迅速地激起了中国国民自觉、广泛、主动参与救援的行动,这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我觉得这展现了中华民族正在成长中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正在成长、成熟,我想它是改革开放30周年巨大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人们平常较少留意的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也随之得到了悄然的提升。如果没有这次灾难,也许连我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无形的进步是多么巨大。

  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以《被唤醒的中国》为题发表评论说:“在这次危机中,一种新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人们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这是一种集体顿悟,整个民族突然间意识到,在20年的经济繁荣中,他们改变了多少。”

  他们,是勇于担当的中国青年

  16日,在灾区青川县的一个路口,搭着一个小棚子。路边站着一排少年,自制的“志愿者”红布袖套戴在手臂上。他们顶着烈日,脸上淌着汗水,在过往车辆中穿来走去,给运送救灾物资的司机们指路,给歇脚的灾区群众送上一杯杯饮水。一个叫朱勇的孩子,手提塑料袋,将路人、车上丢下的垃圾,一点点拾起来。

  在这场灾难中,许多青年志愿者表现出的爱心、执著和乐观精神,让无数成年人刮目相看。

  23日出版的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人报》报道:“多数志愿者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完全是自发自愿的,没有任何人的行政命令。他们有的驱车几千公里到灾区救助灾民。”这家报纸把志愿者称作“中国温柔的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是饱含深意的。人们期待,历经灾难而正在成长的中国新一代公民,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将更多现代特质带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青年志愿者备受人们称赞,不仅由于他们的青春热情,更由于一种似乎超越其年龄的理性与成熟。

  以追求个性而备受青少年追捧的“80后”代表性人物??作家韩寒,在地震发生不久,用自己的钱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在大规模救援队伍进入前就踏进了条件艰险的灾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呼吁灾区需要帐篷和医疗人员,并理性地告诫大家不要随便涌入灾区,避免危险和给救援“添乱”。

  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读书的22岁女孩高婷,家乡就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听说父母受伤,她一度想立即回家去照顾他们,但是得知学校所属的西京医院要接治100多位来自灾区的伤员后,她作出一个决定:留下来当志愿者,照顾伤员。她说:“我选择留下,不仅因为我会说四川话,还因为我更能体会灾区患者们的伤和痛。”

  “80后”“90后”年轻人曾经被指“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度自我”、在“蜜罐”中长大、沉迷于网络、花钱“月月光”。而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人们不得不对他们重新认识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发表文章说:“中国的年轻一代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们知道伸出援手,知道承担责任,知道做出奉献,知道扶助弱者。”

  这篇文章认为,重大事件的曲折起伏,大多牵涉民族情感、国家尊严或国际关系,使年轻人在这些事件中迅速选择自己的立场,确立自己的观点,从而在更长远的意义上,形成一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姿态。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