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唐家山堰塞湖避险大撤离决策前后(图)

  ——唐家山堰塞湖避险大撤离决策前后

  2008年5月30日 四川绵阳紧急撤离19万人。 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

  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1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肖春飞、伍皓、姚润丰)连日来,随着水位节节上涨,唐家山堰塞湖像躯体迅速鼓膨的恐怖洪魔,高踞绵阳上空,一旦蓄势溃坝而出,将裹挟山石,咆哮席卷而来,吞噬在大震中幸存的生命!

  堰塞湖,是深藏在川人记忆中的一个历史梦魇,有详细史料记载的1786年康定大地震、1933年叠溪大地震,均发生了堰塞湖溃坝的惨剧,造成的死亡人数,数倍于地震直接死亡人数。


  唐家山堰塞湖,揪着中国人的心。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家山堰塞湖高度重视,在全力抢险的同时,作出主动避险的决策,四川与绵阳各级干部,迅速制订预案,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尽最大力量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规避因地震次生灾害带来的二次劫难。

  这一切的出发点,跟地震刚发生时完全一样:生命至上。

  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5月12日,8级大地震发生,整个川西高原地动山摇。北川县通口镇的农民跑出裂缝纵横的房屋时,惊惶不已,但令他们更惊惶的是:通口河断流了!

  通口镇是距离唐家山最近的一个镇,通口河上游叫湔河,从唐家山下静静流过。大地震使千米之高的唐家山从山顶开始滑坡,沙石狂泻而下,迅速将湔河堵塞,形成了一个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的堰塞湖,这是汶川大地震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堰塞湖。新华社记者乘直升机在唐家山堰塞湖上空飞过时,为大自然的巨大威力而震撼:巍巍大山,犹如遭到恶魔的狂暴劈砍,山体遍布巨大的创伤,巨大的石头伴着黄土,像瀑布一样泻下。

  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的一份手写文件显示:5月19日8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为709米,相应的库容为7000万立方米,到了21日的17时,这两个数据变为了715.78米和9160万立方米!连日来,强降雨不断,唐家山堰塞湖上游的集雨面积为3550平方公里,堰塞湖水位在迅速上升!

  水利专家20日实测当时堰塞湖坝顶最低部位752米。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说,如果蓄满水,库容量将高达3.2亿立方米!而1亿立方米的洪水,足以吞噬一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

  堰塞湖溃坝,是四川人历史上的痛。

  川西高原处于横断山区和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地震活跃。史料记载,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泸定、汉源等地发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断流10日。6月11日,大渡河溃决,高数十丈的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漂没者10万众,大渡河溃决下游,近一个世纪都人烟稀少,荒凉萧瑟。1933年8月25日,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城发生7.5级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地震后45天,江水骤涨,叠溪堰塞湖溃决,洪水在大定以上高达70米,将沿岸茂县、汶川、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据不完全统计,次生水灾夺去了2万余人的生命,仅在都江堰宝瓶口打捞上来的尸体就达4000余具,“岷江上游之精华,于此沦失殆尽”。

  当年康定大地震和叠溪大地震均发生在人烟稀少处,而汶川大地震震级更高,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库容更大、威胁的人口更多--下游,有江油、绵阳、三台、射洪、遂宁等,均是川中经济和人口重镇,一旦发生堰塞堤坝溃决,后果不堪设想!

  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绝不让饱受地震摧残的四川人民,再遭受一次劫难!

  5月22日,温家宝总理第二次来到地震灾区时,一抵达绵阳即飞往唐家山堰塞湖视察,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处理堰塞湖问题的三条原则:一是主动处理,避免被动处理;二是要立足早处理,防止因水量增大增加处理难度;三是同时制定工程排险方案和人员转移避险方案,确保群众安全,确保部队和抢救人员安全,绝不能再造成人员伤亡。

  5月26日深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唐家山堰塞湖排危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5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乘直升机飞赴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现场指挥抢险,指出要“向好的方面努力,做到抢险和避险同步推进,切实做到双保险”。

  “主动避险”,主导了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与人员撤离。

  一切为了人民的生命


  水,天天在涨,无数人投入到一场“生死时速”中来,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唐家山堰塞湖堤坝抢险与下游群众撤离工作,同时展开!

  地震发生后第四天,也就是5月16日,相关部门开始连续组织了六次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勘探,部队通讯人员与地方技术人员冒死空降,给后方传来珍贵的数据。5月19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部总工程师刘宁、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胡云等专家紧急前往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研究北川县唐家山堰塞体处置方案。经会商认为,由于唐家山堰塞坝集雨面积大、水体大、水位上涨快、地质结构差,溃坝的可能性极大。

  水利部专家组计算出三分之一溃坝、二分之一溃坝和全溃影响的范围和人口,但由于二分之一溃坝与全溃淹没面积差别不大,预案按全溃的撤离范围考虑。两种应急疏散的撤离方案是:第一方案按三分之一溃坝共需撤离15.86万人(最新数据是需要撤离19万多人),第二方案按二分之一溃坝和全溃共需撤离130万人。

  紧急行动!天气恶劣,直升机无法打通空中通道,上千武警水电官兵紧急徒步挺进唐家山堰塞湖堤坝,开始抢险施工,降低堰塞湖对下游的冲击;与此同时,组织群众撤离工作也在紧急进行当中,5月21日,绵阳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制定完成和下发了《北川县湔江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沿岸的撤离疏散方案》,《方案》中明确,此次撤离范围以县包干,以乡包干,以河道包干,动员干部、公安、抗震救灾部队、年轻党员、民兵等力量,统一将群众撤离至高处,以村或乡为单位集中安置。

  “大地震猝不及防,出现伤亡在所难免,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形成已久,有充分时间做避险预案,如果还有群众死亡,那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绵阳市委书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谭力说。他强调:撤离过程将确保群众零死亡,否则就是政府工作的失职。

  按照紧急撤离方案,绵阳市开始在县、镇、乡、村各级进行撤离宣传,要求落实到人,让每一个人都对撤离方案有所了解。同时还动员了大量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待命,一旦出现险情,将分头入户查找、通知、搜救,力争不漏掉一个灾民。

  此外,绵阳市政府和当地驻军还准备了冲锋舟待命,在撤离过程中一旦发现掉队的群众,将在第一时间进行营救。

  撤离方案中,规划了50多条路线,保证大量群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分批撤离。撤离过程中一律步行,不允许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免造成道路的堵塞。

  最长的路线不超过2公里,群众有充分的时间撤离到地势较高的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准备有帐篷、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可以确保受灾群众度过洪水泛滥的一段时间。

  绵阳市政府会同水利部有关部门正对唐家山堰塞湖的水文情况、降雨量等进行全天24小时监测,一旦出现险情,将及时通知前方指挥部。如有必要,将全城拉响防空警报进行疏散,各乡县将通过事先约定的方式紧急疏散辖下村民。

  “我们目前正按照最好的目标--仅三分之一溃坝进行抢险努力,按照最坏的可能--全线溃坝做撤离预案,”谭力说,“在事关群众生命安全方面,一个有责任的政府,绝不可存侥幸之心。

  一个不得不下的决心

  5月31日8时,绵阳市安全转移群众197477人;

  6月1日零点,唐家山堰塞湖堤坝抢险工作全部结束。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说,抢险超额完成任务,截至31日22时,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3.55万立方米,原高752米的堤坝削低到740米,使这一危险程度极高的堰塞湖理论满载库容量从3.2亿立方米降为2亿立方米,同时因为减少了12米的落差,有效降低了对下游的冲击。

  6月1日12时,抢险官兵全部撤离,18时,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撤离,坝顶只留下水文观察组监测泄洪槽的水文观测情况。

  6月1日上午,绵阳市按全溃方案进行了撤离演练。

  尽管唐家山堰塞湖堤坝抢险取得明显成效,全溃坝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但是,谁也不知道,由山体滑坡组成的堰塞湖堤坝,会不会在2亿立方米大水的巨大能量下,发生何种异常。5月31日,青川又一次发生余震,新华社记者在唐家山堤坝坝顶目睹最后撤离时,能够清楚看到泥石再次滚滚而下,清楚感觉堤坝前后摇晃。

  为了群众生命安全,宁可十防九空。不抱幻想,不做掩饰,把后果往最坏处想,然后据此作出最完善的计划。

  目前,唐家山堰塞湖周边及沿岸安全地带均设立了险情观察站,实行24小时实时观察并报告,相关县市区也都派员靠前连续观察险情,并设置了双备份的24小时值班专用热线电话,以备在发生全溃坝时,除现在已转移的人员外,第一时间通知到每一位需要疏散转移的人员。一旦发生溃坝险情,上游观察站也将每间隔20秒钟连续发射30发信号弹作为警报。警报发出后,绵阳市指挥部还将同时使用热线电话、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台、高音喇叭、广播等辅助方式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

  如此大规模的撤离工作,对正在紧张进行抗震救灾的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件极复杂与艰巨的工作。

  这或许是一次不需要的撤离。但生命高于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又是一个不得不下的决心。

  这次撤离再次牵动人们的心,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居委会干部,都在为此努力。

  5月31日零时,新华社记者走上绵阳街头,探访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群众的安置情况,已撤离区域一片寂静,城内各处地势较高的安置点上,群众大多数已经在帐篷内酣然入梦,但政府工作人员仍然在忙碌。

  富乐山是一个主要安置点,在半山腰绵阳市游仙区富乐街道的帐篷区,群众都睡熟了,一些宠物狗也安详地趴在帐篷外,睡得很香。几顶办公帐篷间,一盏电灯下,富乐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王庆正在召集机关干部、各党支部委员、社区居委会主任共30余人连夜开会,记者旁听了一下,王庆在详细地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他对安置点的物资发放、帐篷管理、安置点治安、老人病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照等问题,一一说来。与会者眼睛布满血丝,但仍然聚精会神。

  王庆说,街道办事处人员和居委会干部实在太累了,前几天是抗震救灾,这几天又是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群众,很多人几天几夜没睡觉了,“我也很想让大家休息一下,但没办法,现在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必须连夜开会。”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看望被转移的群众时说:“我们一直在研究尽快把堰塞湖险情化解掉,化解完以后我们就可以早点回家了,这两天还是辛苦大家了。”

  虽然“悬湖”在顶,但绵阳人并不惊慌。在绵阳市园艺山科创园区安置点,市民黄家文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次撤离工作做得细,政府宣传工作做得好,很早就通知了,我们都知道这事情,通知转移、谁带着转移、转移到哪里,我们早就清楚了,不是很匆忙。再说,这也是政府为老百姓生命安全考虑。”

  在游仙区的一家安置点,一位姓杜的市民刚刚做了爸爸,他的妻子在山顶上的社区医院帐篷病房里剖腹产下儿子。

  “希望儿子平安快乐地长大,”杜先生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经历了地震,又因为堰塞湖随大人一起奔波,“等宝宝长大了,我要把这些事讲给他听,让他懂得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灾难,总会过去;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