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不滥用 巧用不套用 高考生在心系灾区、表达哀悼的同时需调整作文思路 专家建议
高考作文不应该回避现实话题
高考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至今已有超6万人遇难。
在当今时代,相信没有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高三学生在心系灾区、表达深切哀悼的同时,还需调整高考作文的思路。
|
高考作文会涉及地震吗,高考作文可引用地震事例吗,何时用,怎么用……
面对疑问,北京新干线学校的高考语文专家组成员冯顺东老师和教学部主任张恩勇老师建议,高考作文应尽量提及与地震相关的现实题材,但切记多用不滥用、巧用不套用。
视线一该不该提地震伤心事?
不关怀社会可影响分数
冯顺东、张恩勇均认为,高考作文不会单独设题考察某一重大事件,但考生在今年高考的作文中,应尽量写到抗震救灾。
专家指出,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高考作文的考查特点之一。高考评分标准中,虽没对未引用当前生活热点的文章做出扣分规定,但“5·12”汶川大地震作为当前受关注度最高的社会事件,若考生在作文时对其只字未提,很可能会令阅卷老师认为该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专家表示,如果判卷老师认为考生缺乏对社会应有的关怀,这就有可能影响该生的作文成绩。
冯顺东强调:“对于今年的高考作文,联系现实却不提地震的国难和抗灾的壮举,这不会是好作文。”
专家们还认为,任何情况下都可在作文时直接或间接地引入地震元素。不管高考作文给出什么话题或材料,考生拟什么题、确立什么主旨,考生都可根据文章中心在这一灾难题材中选用相匹配的具体事例,尤其对于旨在以情动人的文章,更应引入这一话题。
视线二命题一定带地震字眼?
“分忧”、“心态”均可为作文命题
大灾有大爱,地震作为一场灾难的同时,也是一次对人性的考量。
专家认为,从抗震的顽强和救灾的投入角度出发,可以猜想出一些可轻易引用地震素材的命题。
例如:以坚韧、困难、分忧、凝聚、奉献、牺牲、责任、承担、脊梁、民族魂、众志成城、生命的礼赞、升华的人性、大爱无疆、苦难是教科书、榜样的力量无穷等为主题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具体以“分忧”这一话题或命题为例,考生可从各行各业如何为灾区同胞分忧解难的角度建立起与主题的联系;若以“心态”为例,考生便可从被废墟掩埋了一百多个小时的幸存者坚强求生的积极心态的角度出发,建立联系。
材料作文中,考生须先领会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所隐含的深意,然后再建立地震素材与之的联系。
如:“小橘子小,但味儿甜;大橘子大,但味儿酸。一位哲人拿到小橘子时,庆幸它的甜;拿到酸橘子时,感谢它的大。”这则材料所表达的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考生若悟出材料的言下之意,便能迅速在地震素材中找到落点。
视线三
如何更合理提及地震这一国灾?
元素介入需平滑素材恶“叙”偏喜“散”
国难当头,地震的素材不但要在高考作文中应用,还一定要用好。在这个问题上,不可出现哪怕细微的偏差。
冯顺东和张恩勇这两位高三一线教师,为考生在作文中导入地震元素制定了4个原则。专家们认为,这一题材的介入应水到渠成,不应生搬硬套。
找出与主题最紧密的事例
在审清命题人考查的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后,考生应先确定其在行文时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
专家表示,高考作文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等,考生的立意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都应具备时代针对性。而考生所储备的涉灾材料中必定可挖掘出能够体现现实中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人生真谛等主题,考生只需找出与主题关系最为紧密的事例,加以引用即可。
专家表示,考生切记从立意出发,找灾难话题与之的联系;切忌逆向而行,从这一题材中抠作文立意。
特别提示:专家以“规则”这一话题作文举例,建议考生应先决定其立意的出发点是“遵规守矩”,还是“打破常规”。
专家假设考生将以“打破常规”为中心,那么在联系现实时就应该引用央视主播打破常规频频落泪。
灾难话题适合散文
冯顺东认为,灾难话题最适合引用在散文中。
他表示,理论上灾难话题可引入任意一种文体,但仍有难易之分。其中,最易用在议论性抒情性散文中,引入记叙文则最难。
冯顺东说,散文形散神不散,最易于汇聚各方面素材包括灾难话题来突出同一主题;记叙文则需熟知故事脉络,北京考生毕竟身在灾区之外,没有对事件的直接感受,记叙文易使行文变得矫揉造作。
特别提示:专家提醒偏爱写记叙文的考生,切忌编故事,尤其是为了写灾难而编造与地震有关的故事。同时,他建议考生在文体和灾难话题之间,首选自己擅长的文体,不要为了引入地震素材勉强选用自己较不占优势的文体。
巧用排比“例”不过三
专家建议,考生可用对偶、排比等句式引入灾难话题。
具体为,在用排比句来处理联系现实的段落部分时,可将一个事例用一个分句概述,连续引用三个事例形成三个分句,可将排比的气势升之最强,且使文章内容丰富。
专家表示,这三个分句,可分别代表三个事件,也可只描写一个事件中的三个具体事例,如引用灾难中的具体事例来达到感人的效果,但切忌连续使用超过三个描写地震的分句,以免使文章中灾难话题使用过量,且容易令阅卷老师感到肉麻。
冯顺东说,如能在作文中平滑地引入灾难话题,有时虽不见“地震”二字,却显得自然而然。
特别提示: 专家指出,以“大爱无疆”这一主题为例,考生可写道:人民教师谭千秋,在教学楼坍塌的最后一瞬,用身躯保护了身下四个孩子,用大爱架起了这一生命的最后姿势;来自唐山的13条汉子不远千里、不惧严寒,自费奔赴冰雪前线的无疆大爱,无时不在激励着中华民族……
借意借文借势巧借新闻语言
作为当前的社会焦点事件,汶川地震成了各大电视、广播、报纸争相报道的主题。而随之铺天盖地而来的关于地震的政治或新闻语言,为考生提供了思路。冯顺东建议考生,要学会“三借”。
一是借意,借用新闻写作中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观点、主旨,例如借用新闻报道中多难兴邦、灾难中现代救援体制崛起、反映灾害之下四川人民依然笑对人生等主题,加之主观感悟和见解后,作为自己的新观点。
二是借文,借用报纸杂志中的修辞手法、语言句式,例如借用文中的经典词汇造句,或借用文中的句式后嵌入自己的词。
三是借势,借用媒体中新闻佳作的结构、布局,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特别提示:专家举例,《南方周末》中有这么一句“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考生可以用“大爱”一词替代“良知”,或者将后半句改为“在废墟之下,漠然消陨”等变换方法,旧瓶新装后成为适合自己文章的美词佳句。
视线四
如何避入“灾难误区”?
尽量用并不等同于滥用
专家建议,为体现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考生应尽可能引用抗震救灾的写作材料。但专家特别强调,尽量用并不等同于滥用,也不意味着可以引用不当。
●过度引用会很像评论
冯顺东指出,在灾难话题的处理上,考生可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过度引用,二是引用不当。
过度引用指的是通篇或成段写地震。高考作文不会针对某一重大事件来设题考察,因此,考生不必有“今年高考会不会以抗震救灾为作文话题”的疑虑,只需将其作为一则事例引入文中。
张恩勇认为,过度引用不仅令文章的例证显得单薄、单调,且不易展开,使文章看起来像篇评论报道。
●题材再好也可弃而不用
引用不当则多发生在考生为了写灾难而写灾难的情况下。
张恩勇说,任何材料包括灾难话题都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开放性在于其与任何命题均可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限制性则体现在并非与所有命题的联系都是显而易见的。
专家提醒考生,灾难的例子虽然该用,但要注意上下例、上下句、上下段间保持连贯,忌牵强附会;尤其对于作文基础较差的考生,若灾难话题与命题方向或文章立意关系难以建立的时候,素材再好,也宁可弃而不用,以免陷入跑题境地。
●别背诵灾难相关的范文
专家同时建议,离高考作文的写作还有几天了,考生可从平时生活中,如吃饭、读报时间适当了解一些抗震救灾的感人事例,但不必刻意花时间对其深入。
专家反复强调。考生绝不能为搜集灾难话题而乱了复习的阵脚,应认识到地震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点”,只是现实材料“之一”。
冯顺东还强调,考生千万别背诵谣传中的与地震有关的所谓范文,以防进入考场后发现作文命题与所背范文偏差较大而造成心理压力。
专家特别强调,文中引入灾难话题必须要饱含深情,在答题的同时表达深深的关切。切不可表示冷漠等观点,这样既得不到作文的高分,更应该遭到人道主义的谴责。
本版撰文/实习生李琳本版制图/毛京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