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党总统预选3日迎来收官之战。 |
6月2日,美国民主党竞选人奥巴马在密歇根州发表竞选演说。 |
重要消息:美国民主党3日举行最后两场总统预选
希拉里暗示愿当“竞选伴侣”
据新华社电 美国民主党总统预选3日迎来收官之战。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定于当夜发表演讲,表达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把民主党人送入白宫的意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分析说,希拉里将借演讲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她愿作奥巴马的竞选搭档,与之共谋白宫。
暗示愿做副总统
希拉里一名密友兼竞选顾问2日告诉CNN记者:“在明晚的演讲中,希拉里将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她把民主党人赢得总统选举定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她愿做任何事。
奥巴马阵营多位“圈内人士”透露,希拉里已通过非正式渠道把这一信息传递给奥巴马的竞选班子。他们说,希拉里意在向奥巴马发出信号,愿意接受奥巴马领导,以副总统候选人身份冲击白宫。
希拉里定于3日晚在“大本营”纽约州举行集会,邀请捐款人和分散于各地的基层助选工作人员出席。在几个选举关键州,希拉里的竞选班子已要求基层人员暂停工作,等待指示。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希拉里与奥巴马的马拉松竞选即将结束,但希拉里的一些竞选助手坚称,希拉里没有计划在3日晚宣布退选,她将继续致电超级代表,游说他们为自己投票。
奥阵营斟酌利弊
接纳希拉里后,奥巴马阵营究竟是如虎添翼还是反受其害?奥巴马的竞选班子仍在斟酌这一问题的答案。
一名竞选顾问说:“希拉里当然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但我们要照章办事。”
一名支持“奥希配”的竞选顾问认为,挑希拉里作竞选搭档有助于弥合她与奥巴马支持群体之间的嫌隙。另一名竞选顾问则质疑说:“虽然希拉里和奥巴马之间缺乏信任,但希拉里的信任度只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希拉里能向选民传递哪些信息。”
奥巴马本人2日在密歇根州告诉媒体记者:“只有得到稳获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最后一个代表名额,我才会考虑挑选竞选搭档。”他还透露了希拉里1日获得美国联邦领地波多黎各预选胜利后,他致电祝贺希拉里的部分通话内容。他当时说:“等党内预选尘埃落定,我一定要见你一面。见面时间和地点由你选择。”
收官之战恐会输
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定于3日举行预选。这两个州将为民主党竞选人贡献31个代表名额。
奥巴马定于3日晚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举行支持者集会。那里是今年9月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所在地。如不出意外,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约翰·麦凯恩届时将正式获得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
奥巴马2日再获5.5个超级代表支持,其中包括国会众议院多数派督导员吉姆·克莱伯恩。这使得奥巴马所获代表名额上升至2076.5个。稳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需2118个代表名额。
希拉里则获得1917.5个代表名额。为缩小与奥巴马的差距,希拉里2日在南达科他州3个城市连赶数场竞选活动,尽显疲态。
美联社援引希拉里竞选顾问的话说,希拉里恐怕会输掉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这两场预选。
克林顿暗示“缴枪”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日暗示,妻子希拉里竞选总统之路几近尾声。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站报道,克林顿2日在南达科他州替希拉里助选时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天参加此类竞选活动”。
“我原以为自己已经远离政治,直到希拉里决定参选。”克林顿说,能帮助希拉里竞选总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誉之一”。
希拉里竞选顾问2日说:“在明晚的演讲中,希拉里将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她把民主党人赢得总统选举定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她愿做任何事。”奥巴马阵营人士透露,希拉里已通过非正式渠道把这一信息传递给奥巴马的竞选班子。
总统预选广告费逼近2亿
奥巴马一人的广告费比所有共和党对手广告费总和还多
据新华社电“美国总统预选广告费已经逼近2亿美元、贝拉克·奥巴马一个人的广告费比所有共和党对手广告费总和还多、民主党可能会为广告内容后悔……”
美国一份竞选广告调查报告2日出炉,从竞选广告费用、效果、内容等角度分析、预测本届美国总统选举。
TNS媒体信息调研公司统计显示,本届美国总统预选期间竞选广告费大涨。截至调查结束,电视广告费约1.95亿美元、广播广告费约33万美元。其中,民主党方面电视广告费约1.37亿美元、广播广告费约25万美元;共和党方面以上两类花费分别约为5800万美元和8万美元。民主党本届总统预选广告投入不仅远超共和党,比自身上届投入也高得多。民主党在上届总统选举同期电视广告费约为5100万美元。
个人广告费排名榜上,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奥巴马居首。他的电视广告费约7500万美元、广播广告费约14万美元。他的党内主要对手希拉里·克林顿次之,两类花费分别约为4600万美元和8万美元。第三名是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第四名是共和党老将麦凯恩。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教授戈尔德施泰因称,民主党几个月来花大把钱推出广告,针对对象却不是共和党对手麦凯恩。“如果民主党最后输掉总统选举,没有及早针对麦凯恩在‘摇摆州’展开广告攻势可能为失利一大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