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赈灾款物使用中滋生腐败,审计署打破常规,全程跟踪审计并将定期公布审计结果。据介绍,以往的审计多是“秋后算账”,虽然对个别项目也进行过跟踪审计,“但是,与这次审计有很大的差别。”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此次赈灾款物的审计从救灾款物的接收开始,一直到登记、发放、管理等每个细节,审计人员都会参与。
截至6月3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423.64亿元,实际到账款物382.63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21.03亿元。这意味着,此次汶川大地震所接收到的捐赠款物数额之多,已经创下了历史之最。不过,也有一些人心存疑虑:这些赈灾款物能不能都用到灾区群众的身上?6月1日,民政部颁布《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生活类物资分配办法》,规定物资发放点要吸收受灾群众推选的代表参与生活类物资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实行收发“实名制”。同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也聘请了第一批308名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具体监督救灾款物流向。而审计署打破常规,实行“全程审计”,固然是由于救灾款物的敏感性,但也是对公众疑虑的一种回应。
应该说,审计署的“全程审计”是一颗“定心丸”,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是“关口”前移了。“秋后算账”式的审计只是一种事后的审查,“关口”是设在最后的。审计的时候,钱已经花过了,物也已经用过了。即使查出问题,违规使用的钱物难以确保完全追回。而“全程审计”则在原有的最后一道“关口”之前又设了好几道关,直抵救灾款物的源头。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
二是“关口”增多了。以前只有一道关,现在变成了好几道关。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救灾款物的安全系数。
不过,“关口”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取决于把关者能否经受住各种考验、能不能真正把住关。可以说,“全程审计”这颗“定心丸”的功效是有限的。要想保障救灾款物用到实处,还需要其他各种监督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尤其是要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而要发挥这些监督形式的作用,基本的前提是救灾款物使用管理信息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