撵笋:
大熊猫专家张和民对此有个简易的解释,分布在1300米到3000米等不同海拔高度的竹子从3月开始由下而上生长,野生大熊猫撵着新鲜竹笋而发生季节性迁徙,哪个地方竹笋最多,它就到哪里,逐渐往高海拔地区撵笋,有了营养丰富的竹笋,身体状况好了,发情、产仔自然而然也就完成。
由于地震而形成的大水沟达400平方米、深溪沟达400平方米、被损坏的野生动物体能恢复场达920平方米,整个保护区受灾总面积约4600平方米……这是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的一组数据。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分布着8-10只野生大熊猫,是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一小部分,也是离市区最近的大熊猫分布点。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中国共有野生大熊猫1590多只,仅分布于我国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交界的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和秦岭等彼此孤立的六个山系里,而在本次地震中,拥有中国最大的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岷山山系的近20个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区受地震严重影响。地震对大熊猫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大熊猫会不会大量迁徙?
岷山体系被震多个保护区受影响
岷山山系地跨四川、甘肃两省,拥有中国最大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44.4%。其中,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9245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此。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宝兴蜂桶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都位于此。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赵志龙说,由于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距离震中映秀仅一山之隔,一直以来有着植被丰富的山林,如今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裸露黄土和成片垮塌的山体。据他分析,对大熊猫来说,地震的直接影响在食物被毁、巢穴被毁、熟悉的生活环境被毁三个方面。不过,赵志龙认为,这些破坏并不会对总体生态环境造成彻底颠覆,也并不会引起大熊猫大量迁徙。
不仅龙溪虹口如此,从彭州白水河保护区、卧龙大熊猫保护区、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北川、平武,直到青川的唐家河保护区,甚至甘肃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都处于岷山山系上,而正好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截至5月23日,近20个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区受到此次地震严重影响。
不会出现大熊猫大量迁徙现象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跟过去相比,目前野外大熊猫的栖息地已经减少了,现仅存的1万余平方公里还分布在30多个县境内,其栖息地面临严重的片断化和破碎化,野生大熊猫被分割成20个孤立的小种群。
5月28日,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黄炎拿出我省大熊猫隔离带地图,图上,8个大熊猫隔离种群独立成形:“由于震区本来就有许多深峡谷,地质灾害频发,再加上公路及旅游开发,将加剧孤岛形式的野生动物分布趋势。”这样一来,人们所担心的大熊猫大量迁徙现象并不会出现。
不能“撵笋”影响大熊猫生存
“大量迁徙”在大熊猫专家们的眼里显然不是主要问题,大熊猫专家、卧龙大熊猫基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对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状况表示出担忧:“主要是会破坏熊猫撵笋。”关于“撵笋”,张和民有个简单易懂的解释:分布在1300米到3000米等不同海拔高度的竹子每年从3月份开始由下而上生长,驱使野生大熊猫撵着新鲜竹笋而发生季节性迁徙,每年4至5月,熊猫的发情期与“撵笋期”同期而至,营养丰富的竹笋成为了大熊猫活动的必需“伙食”,于是就产生了“撵笋”。大量调查表明,在野外,假如一年中新鲜竹笋的季节往后推,那么野生大熊猫产仔的月份也会往后推:“哪个地方竹笋最多,它就到哪里,逐渐往高海拔地区走,一边撵笋,身体状况好了,发情、产仔自然而然也就完成。”
然而地震后,年复一年的“撵笋”变得扑朔迷离。“地震造成了卧龙保护区64平方公里植被破坏,约占大熊猫生存环境的30%,破坏区集中在海拔2500以下,正是大熊猫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拿着中科院地理所发来的卫星图片,张和民分析,一旦“撵笋”被破坏,会给野生大熊猫的生殖、迁徙带来影响,甚至影响到熊猫种群。而他推测,这种影响不会是短期的,对野生大熊猫将是一个长期的影响。
保护区受重创灾后需要加强监测
不过,地震对野生大熊猫的影响尚无科学调查依据,目前首要工作是加强对野生大熊猫的监测。来自四川省林业厅的消息称,汶川大地震后,岷山、邛崃山系近30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多年来建立的保护体系、保护区基本建设受到重创,很多保护设施房屋倒塌。一些专家担心,假若保护区基本建设恢复不快的话,监测工作恐怕很难有效开展。
一个好的消息是,目前,关注大熊猫的一些部门、组织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国家林业局已火速行动起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为大熊猫发表捐款倡议书;C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大熊猫研究专家吕植宣布成立“熊猫卫士救援基金”,首批资金50万元,用于长期的灾区重建援助工作;除了国内一些企业积极加入到对大熊猫保护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外,国外一些动物组织已开始对大熊猫保护站进行支援。
记者徐洁莹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