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6月4日电 记者游春亮实习生张保英记者今天从广东省深圳市地震局了解到,位于深圳市中心的莲花山公园和荔枝公园近日已被该市民防应急指挥协调处规划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据悉,随着现代城市人口和建筑的密集化、管网系统的复杂化发展,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潜在危害已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更是深深地触及了人们重视防灾绿地系统建设的神经,全国各地纷纷反思和部署城市防震绿地体系,目前全国已有68个大中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深圳市民防应急指挥协调处副处长徐俊旺向记者介绍,深圳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面对复杂的地质形势。一般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在公园、广场、开阔地等,而深圳市两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莲花山公园和荔枝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利用地形平缓处形成避难安全空间,起伏的山地和水景形成隔离灾害的缓冲防护屏障,实现绿地和应急避难场所的优化组合。和其他城市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相比,这两个公园现有的设施均实现了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公厕、有公园管理处办公用房及部分配套用房,许多设施不用重新搭建,条件非常优越,建设起来的避难场所将十分规范系统,灾民进得去、散得开、住得下、联得上、能生活。
徐俊旺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实行功能分区,包括生活安置区、医疗救助区、治安消防区、应急通讯区、水电保障区和环境卫生区等。这些在全国都显得更为规范和先进。
他表示,深圳相关部门将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使用应急预案,合理分配应急场所避难人数,还将制定物资、食物、医疗与药品等储备方案,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在避难场所内外围的饭店、商店、仓储物流储备一定数量的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和器材设备等应急物资,保证所储存物资的数量和保质期。
此外,为了加强应急救援的效率,据徐俊旺介绍,深圳市将建设一支由深圳警备区预备役防化团与地方有关专家及行业部门组成的民防应急救援队。目前,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大部分装备设施也已经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