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灾区群众早一天搬入过渡安置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过渡安置房建设答记者问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孙玉波)国务院新闻办5日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介绍本系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骥表示,将尽全力组织好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争取使受灾地区的群众早一天搬入条件相对完善的过渡安置房。
全力完成100万套过渡安置房任务 齐骥谈到,我们提出一个工作目标,用三个月的时间在灾区建设100万套过渡安置房,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任务下达以后,我们组织了全国23个省和计划单列市、直辖市动员了230多家活动板房的生产企业,开足马力、日夜生产。目前全国各个厂家已经能够达到每天完成15000套活动板房的生产能力。
谈到过渡安置房原材料紧张的问题,齐骥税,根据我们测算,要完成100万套活动板房需要彩涂钢板48万吨、带钢20万吨、聚苯乙烯5万吨,目前这三种原材料确实出现了市场供应短缺的情况。
为了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我们已经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紧急组织生产5万吨聚苯乙烯的通知,并且把生产任务下达给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同时,国资委也向宝钢、鞍钢、武钢和攀钢等中央企业下达了紧急生产彩涂钢板和带钢的任务。随着这些任务的下达,活动板房原材料紧张的情况能够得到一定好转。
处理好过渡安置房建设与规划后永久建筑的关系 谈到过渡性安置房的建设和规划后永久建筑之间的关系,齐骥说,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很不容易处理的矛盾。受灾严重的地区,很多都是大山比较密集,平原相对比较少的地区,仅有的平地已经建了建筑,现在有不少都垮塌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过渡安置房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当中,提出了尽可能用坡地、荒地、废地和厂房,尽量少用农田的原则要求。
“即便这样,可能还会有一些地方由于实在找不出合适的场地,过渡房跟永久房在今后规划当中可能有一些需要调整”,齐骥说,但是就目前而言,也只能这样,因为我们要尽早地让灾区的受灾群众住上条件稍微好一些的房子,这个矛盾需要在今后工作当中克服解决。
同时,我们有这样一条技术的要求,如果迫不得已用了一些农田,要求用最简单的工程措施,以便于日后更容易恢复耕种。
提高公共建筑抗震设防水平 齐骥谈到,国务院常务会原则通过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到了对一些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提高抗震设防水平。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这项工作,将依据国家地震局重新核定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有关的工程措施,在今后的抗震设计规范当中,把关于提高此类建筑抗震能力的要求体现出来。
另外,对于过渡安置房进行验收问题,齐骥介绍,四川省建设厅已经制定了《过渡安置房质量安全验收标准》,主要对板房抗震性能、消防防火性能、结构性能等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在验收方式上,提出由活动板房所在地区的人民政府,四川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援建活动板房地区的建设部门,包括施工队伍,三家联合验收。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