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6-07 02:39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创建活动涉及85个村,31个试点村已完成投资四千一百多万元 本报讯 (记者 范林鹏通讯员葛守义)五寨乡村的面貌变了!6月初,记者来到这个晋西北山区小县,汽车行驶在通畅整洁的乡村道路上,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整齐美观的农家花园,朴实文明的新型农民……这一切令人赞叹。
县委书记刘祁杰动情地说,生态文明不是一项政绩工程,而是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五寨正是以国道、省道沿线“百里生态文明走廊”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口,乡村才展现出如此迷人的新姿。
省道崞五线穿越五寨县前所村。走进前所,花草绿地、青砖瓦房……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村党支部书记段锦明介绍说,前所过去是一个以种粮为主的贫困村。早几年,村里筹资200多万元,完善了村庄小区、林业绿化、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并大力发展葱头、胡萝卜等蔬菜,很快成为全县“蔬菜第一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
前所村的实践促使五寨的决策者于2006年初决定,在209国道、崞五线和阳韩线沿线的85个村,开展以美化环境、提高素质、富裕农民为主要内容的“百里生态文明走廊”建设活动。为破解建设资金紧缺难题,五寨开辟财政专项投入、涉农项目投入、部门扶持投入、农户主体投入4个渠道。两年共落实支农建设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用于文明新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村容整洁,更要培养新型农民。为此,全县投资200万元在国省道沿线村建起了远程教育网站,运用现代传媒培训农民;建立31个文化中心户,农民在编村歌、演村戏的过程中转变思想观念。现在,31个试点村已完成投资4100多万元。
五寨县县长郭泽兵认为,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态文明走廊建设才有源头活水。对此,在建设“百里生态文明走廊”百分考核中,加重经济发展的考评内容,引导沿线群众因村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同时,经过实地踏勘、征求群众意见,推出22套新农村建设方案和蔬菜村、养畜村等16种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供农民选择。目前,已初步形成蔬菜、畜禽、小杂粮等8大特色产业。全县249个村,70%已建成产业特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