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地震灾区采访时看到,虽然灾害造成惨重损失,灾后生产恢复和重建家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灾区的党组织、政府和干部群众没有气馁,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为本组织重建,注重培养“造血”机能,灾后重建中的希望之光正在显现。
让抗震救灾精神转化成重建家园的动力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但是,灾害在毁灭人们家园的同时,更见证了四川人民的坚强。因为这种坚强,受灾的人们面对废墟、面对坎坷,没有屈服、没有后退。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学会坚强,不向困难低头,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的嘱咐,鼓舞着灾区干部群众认真地思考和谋划未来的希望。
四川灾区的干部群众对自己家园的热爱,使他们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在安置受灾群众的同时,灾后恢复工作就已提上日程。“抓紧”“尽快”成了干部和党员的高频词汇:
———抓紧恢复灾区交通、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安置工作和恢复重建就有了坚实基础。
———抓紧恢复商贸流通和服务业,灾区市场和物价基本稳定至关重要。
———抓紧恢复工农业生产,广大农民正在抢收抢种,灾区农业生产能力恢复在望。
———抓紧帮助受灾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尽快复产、复工和正常营运。
———抓紧编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先期启动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建项目,尽快着手实施……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自立、自救”,“坚定、坚强、坚韧”。灾区干部群众自己动手、重建家园,展现出伟大而坚韧的品质。
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科学规划 刚刚被任命为德阳市市长的陈新有说,如果说以前的城乡规划在实施中还有不少阻力的话,那么现在我们的阻力更多的是意识和决心。现在,这两样我们都不缺,我们目前可以充分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各项社会规划并付诸实施。
这次地震中,彭州山区农村受灾非常重,在积极救灾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举行,在彭州市82个项目的重建规划表中,新农村建设规划就占了四分之一。
针对绵竹市原有工业企业布局相对散乱的特点,绵竹市经委主任袁发全强调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应重点突出提高工业集中度的思路。灾后的绵竹将以剑南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基础,通过建设新的工业园区,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集中度,推进工业园区化。同时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淘汰高耗能企业和落后产能、引导转产和更新生产技术,巩固原有优势产业,培养新的支柱产业。
绵阳市委书记谭力说,灾后重建规划中将着重研究城市公共设施的位置、抗震度等问题,将类似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列为重中之重。
灾区重建将凸显科学发展观 记者在灾区听取当地企业灾后重建计划中,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个企业都没有把恢复生产定义为简单的“还原性”生产,而是把眼光瞄向如何抓住契机,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什邡市工业经济局局长李先辉介绍说,什邡是“成德绵经济带”中的工业重镇,5月末,全市的工业生产恢复已经由规划转入实施阶段。“我们准备近期去浙江、江苏一带招商,一方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着重引进具备"造血"功能的项目;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倒逼市内原有落后产能淘汰或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档次、优化产业结构。”李先辉对恢复重建已有成熟的思考。
东方汽轮机厂制定了“三年恢复重建、五年提高发展”的计划,要在原有的生产基础上实现“三新”,即新体制、新结构、新水平,着力加强自身在世界装备制造业中的不可替代性,瞄准世界制造业先进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东汽已经在谋划利用重建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德阳清平磷矿在中国化工集团的帮助下,正着手建设年产20万吨的磷铵项目,利用最新的选矿技术,提高低品位矿的利用率,向精细化工迈进。类似的“升级和调整计划”在受灾较重的彭州、绵竹、什邡等工业县市都已列入重建规划,有些已经开始上马建设。
“从对灾后重建的认识来看,各级干部和企业正在把这场灾难转化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机遇。”德阳市委书记方小方说。
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目前灾区的重建规划思路,正在凸显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他认为,灾后重建规划和实施中,应以生产项目促进产品结构调整、以行业标准带动产业升级,不能简单“克隆”旧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力,而应根据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选择和引进项目,通过节能减排等杠杆,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和技术门槛,实现灾区工业生产的“清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据新华社成都6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