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某陆航团政委:为灾区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道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今天上午9:3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网进行现场直播。

  张晓峰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张晓峰,是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政委。震后1小时,我团4架直升机奉命升空,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勘察灾情,拍摄大量图片影像资料,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决策提供了依据。
随即,出动18架直升机,满载食物、药品等急需物资,飞往灾区展开救援。一批批危重伤员快速运出,大量救灾物资快速送达灾区,迅速稳定了受灾群众的情绪。

  地震发生后,我们一直试图向震中汶川实施空中救援,从12日到13日,先后6次派出24架直升机向汶川突进,都因气候恶劣没能成功。汶川县城地处"V"字形狭长山谷中,河谷与山顶高差悬殊达3000多米,地形复杂,加上连日阴雨,云层很低,浓雾密布,能见度不足200米,根本无法进入。由于通往汶川的道路被阻断,地面救援无法实施。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汶川的灾情,党中央揪心,全国人民着急,我们也心急如焚。团指挥组紧盯卫星云图点滴变化,飞行员进入机舱随时准备起飞。5月14日一大早,天气略有好转,我们立即派出3架直升机在峡谷入口处盘旋,伺机强突汶川。机组抓住云层变化的瞬间穿过云洞,摆脱云层,突入峡谷。直升机一进入峡谷,变幻不定的气流使直升机剧烈颠簸、难以控制。此时,机组人员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有一丝可能,冒死也要进入汶川!

  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飞行,终于飞临汶川上空。飞进汶川难,降落更难。县城仅有的一个适合直升机起降的体育场,已布满了受灾群众搭建的帐篷。为了找到一个新的起降点,机组在山谷间一圈一圈盘旋,整整搜索了50分钟,才发现一块不足50平方米的河滩勉强可以降落。但上空有三层高压线,由于震后塔架倾斜,电线杂乱交错,切割着空间,加上场地临山,直升机回旋的余地非常小,稍有偏差都可能机毁人亡。机长杨磊临危不乱,凭着平时练就的过硬飞行技术,紧握操纵杆,一点一点修正航向,一米一米向下降落,几乎是擦着高压线成功着陆。

  此时的汶川,已被困40多个小时。看到降落的直升机,幸存的群众挥舞着双手,不顾一切地从四周跑来,有的抱住机组人员失声痛哭,有的对着直升机跪倒在地。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木然中露出的惊喜,望着天真可爱孩子渴盼的眼神,机组人员既心情沉重又倍感责任重大。大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挥最大潜能,尽可能多飞快运,让灾区群众少一分死的威胁,多一分生的希望。尽管许多同志每天超负荷飞行10小时以上,但一有任务,大家都说自己还有潜力,还可以多飞。最紧张的一天,全团飞行了141架次,运送物资64吨,转运伤员346人。这样的飞行,是对直升机性能和飞行员体能技能极限的挑战,每次飞行都是一次生死穿越。飞行员的家属深深为他们的安全担忧,每天站在机场出口守望,有的从第一架起飞到最后一架安全降落,一架一架数着,一守就是一整天。

  5月17日18时45分,我们突然接到命令,紧急转运安县茶坪乡12名危重伤员。这时,大家都已飞行了一整天,十分疲惫。团长余志荣也已飞了9个多小时,他当即决定亲自驾机前往营救。我们团长是羌族汉子,老家就在汶川。地震当天与家人失去联系,父母和5个弟妹生死不明。他每次驾机从家乡上空飞过,都不忍也不敢往下看,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指挥和飞行中去,表现出的坚强、镇定和从容,全团同志都为之感动。当晚,团长完成任务返回时,我在机场接他,看着他疲惫憔悴的脸和红红的眼圈,心里很不是滋味。共事9年来,我们第一次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感到他的身体在颤抖。

  从成都到理县的空中航线,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在这条航线上,尽管我们一次次化险为夷,把"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通道",但不幸还是发生了。5月31日下午,邱光华机组奉命运送卫生防疫专家到理县。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附近,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点56分不幸失事。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士官张鹏5人及14名搭乘人员失踪。

  其实,当天上午邱光华机组已飞了两个架次,考虑到运送的是著名专家,团里决定由邱光华机组执行此次任务。当时,正值午饭时间,邱光华和机组人员匆匆吃了两口饭,就驾机飞赴理县。这是他们执行的第64次救灾任务。从理县返航约半小时后,直升机进入银杏至映秀上空。这里山高谷深,有的地方两山间的空隙还不到300米。午后的山区,天气变化迅速。直升机进入山谷不久,突然出现大片浓云密雾,一下遮蔽了这个狭窄的通道。"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的声音,接着就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得知这个消息,全团官兵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们都默默祈祷着他们能平安回来。但我知道,失事地域陡峭的高山峡谷,连一个人站立都非常困难;湍急的岷江,更难寻觅一块能够托起生命的平台;直升机没有任何逃生设备,从离地起飞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和直升机共命运了。我更深知,战友们的倔强,不到最后一刻,他们决不会放弃努力。机长邱光华,是我军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今年51岁,是我团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特级飞行员,已安全飞行5800多小时。这次救灾,团里本安排他负责地面指挥,但他主动请战,坚决要求参加飞行,此时离停飞待退只有半年时间了。王怀远,是团里最出色的空中机械师,大家都喜欢和他搭档飞行,不久前还承诺救灾任务完成后,要接腿有残疾的弟弟到成都治疗。陈林和李月今年都不满30岁,陈林的女儿刚过完一岁生日,因参加救灾没能在女儿的第一个生日送个蛋糕。李月今年春节才结婚,新婚的爱人在救灾的每一天,都在等着他平安的短信。士官张鹏在救灾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执行任务前他给妈妈打电话,让家里人别为他担心。

  5名战友虽然离去了,但他们的英勇壮举正激励着全团官兵,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截止6月5日,我们紧急飞行1799架次,成功抢运伤员1121人,运送急需物资615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保障中央和军委首长视察灾区16架次,创造了我军陆航史上超强度、超气象飞行的纪录。我们决心以英勇无畏的战友为榜样,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不负灾区人民厚望,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继续用生命飞翔!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曾玉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