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第一支灾区心理救助队:他们救人 我们救“心”

    来源:绵阳晚报

  “5.12”大地震,西南科技大学也遭受重创,近百名师生伤亡,近70万平方米的建筑损毁严重,财产损失数亿元。尽管自身损失惨重,但在积极抗灾自救的同时,这所大学还派出了40多人组成的心理志愿救助队,对受灾群众 展开心理救助,让大量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的重灾区受灾群众受伤的心灵受到抚慰,摆脱了大地震造成的心理阴霾。

  他们,是地震后第一支进驻灾区,与受灾群众 面对面的心理救助队。

  他们救人 我们救“心”

  5月12日,8级大地震在没有任何征兆中降临,几乎一瞬间,绵阳全市9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在平武、北川、安县、江油的重灾区,大量幸存者被迅速转移到了绵阳城区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灾难过后的惊惧凝聚成重重阴霾,笼罩在内心深处,折磨着每一个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失去了不少亲人的受灾群众。

  5月14日晚上,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十多名教师和三十多名学生集中在一起紧急商议:人民子弟兵、各地专业救援队和志愿者奋战在前线救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他们救人,我们接着救“心”,用专业所长帮助受灾群众首先摆脱心理上的阴霾,让阳光重新回到心灵深处,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

  师生们说干就干,决定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心理救助志愿者服务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展开心理救助。5月15日一大早,40多名胳膊上佩戴着绿色“心理救助”袖标的西南科技大学心理救助志愿者就准时出现在了南河体育中心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

  作为地震后第一支进入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心理救助的专业团队,西南科技大学心理救助志愿者服务队受到了南河体育中心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的大力支持。为了方便他们开展工作,安置点为心理志愿救助队指定了专门的工作地点。

  心理救助 用爱说话

  心理救助,最怕的是救助对象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上万名受灾群众聚集在一起,谁最需要心理救助?

  为了快速找到救助对象,西南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每天冒着酷暑工作10多个小时,采用对受灾群众面部表情、姿势动作等外显易察觉特征,通过观察、语言交流、侧面打听等多种方式,最后从上万名受灾群众中初步筛选确定了近300名心理创伤严重的受灾群众,作为特别跟踪干预对象。同时还通过心理操、心理游戏等方式对10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一位年过八旬的北川老奶奶,全家9口人就有8个不幸遇难。失去大量亲人的痛苦,让老奶奶脸色惨白,神情呆滞,坐在一边一言不发。志愿者张春理走过去,扶着老奶奶躺下,握住她的手。通过近一个小时的非语言安慰,老奶奶终于哭出了声,在志愿者面前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婆媳俩瘫坐在地,失声痛哭,原来婆婆刚满两岁的孙子被倒塌的房屋砸死了。婆婆声泪俱下:“为什么不让我死,我老了,娃娃还小,为什么不换成我死啊……”媳妇在一旁边哭边喃喃自语,两人陷入深深的悲痛中。志愿者何琳琳拥抱着老人,疏导她宣泄自己的情绪,志愿者王斌则让那位青年妇女倚靠在自己的肩上,给她擦眼泪,安静地听她哭诉。志愿者廖斌为了转移老人的情绪,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她家的受灾情况,并讲述其他受灾群众遇到的相同灾难,鼓励这对婆媳要坚强。通过协作努力,婆媳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临走时老人拉着廖斌的手说:“你们都是好心人!我一定会打起精神的!”

  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在地震中失去了15岁的女儿,过度的悲伤使她4天中水米不进,陷于极度的悲伤和意志丧失中。志愿者辛勇和何琳琳明白这不是生理原因,让她把悲伤的情绪释放出来,走出灾难造成的心理压抑是开展心理干预的基础。于是,他们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坚持对她持续地心理疏导,一次又一次心的抚慰,她终于哭了,在断断续续的诉说中缓解了失去亲人的巨大伤痛。

  让救助对象宣泄悲痛是实现心理救助的第一步,对后期的心理干预和重建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心理重建 效果明显

  在心理援助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情况,不同的情况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现场,西南科技大学的志愿者对家中亲人遇难的受灾群众,主要采用是倾听和安慰,给予他安全感,引导他坚强地生活;对尚处在极度恐惧情绪里的人,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引导其把情绪宣泄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他紧张的心慢慢放松,生理需求才会慢慢恢复;对担心家园无法重建的,则告诉他们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在全力帮助他们,他们的灾难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所有人都在为他们祈祷,所有人都在为他们献出爱心,让他们放心,家园一定能重建随后。

  几天下来,八岁的小乔希在志愿者王宁霞的成功心理干预下,终于在地震后的第八天第一次露出了笑脸。

  一群老人,由于亲人大多失踪,他们曾经坐在角落里显得非常无助。在心理重建过程中,志愿者们反复引导,鼓励他们倾诉出来,在倾诉中恢复心理平衡,恢复生活信心。渐渐的,他们脸上的焦虑和紧张缓和下来了。最后,一位老人对志愿者竖起大拇指:“孩子们,你们真好,谢谢了!”

  除了单个心理救助,在南河体育中心,志愿者们还对千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集体救助。他们通过给孩子们做游戏、做操、放音乐、讲故事等方式来消除他们对地震的恐惧与紧张感。坚持了整整5天,终于使得笑容重新回到孩子们的脸上。

  特殊救援 还在继续

  5月16日,在南河体育中心看望受灾群众的胡锦涛总书记与西南科技大学心理救助志愿者进行了亲切交谈,他殷切地叮嘱志愿者:“灾后的心理重建很重要,你们一定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救助工作,让他们恢复信心!”总书记寄予的殷切希望,让志愿者们的劲头更足了。现在,他们又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对转移到长虹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学生和安县桑枣镇帐篷学校学生,展开了全方位的心理疏导。下一步,他们还要把疏导对象辐射到平武、江油等其他重灾区,对灾区中小学生进行长期的定点心理疏导。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